艾山脚下的山村巨变

聊城日报 2021-09-17 17:06 大字

艾山之上俯瞰艾山村。■蒲二利

自东阿县城往东南方向,行至黄河岸边、艾山脚下,沿着一条小路下去,便是铜城街道的艾山村。

这个偏僻的小山村,千百年来寂寂无名,安静地坐落在黄河一隅。然而近几年,东阿县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艾山村借势而上,成为这一举措的直接受益者。

■本报记者 蒲二利

守着艾山念“艾”经

9月14日,记者顺着山间小道一路前行,登上艾山。山坡上,一片片绿油油的植物散发出独特的幽香。“这就是我们艾山的特产——艾草。”艾山村党支部书记姜大鹏告诉记者。

艾山上的艾草品种不止一种,除了普通的大叶艾之外,还有一种艾山村人引以为豪的品种——九顶莲花艾。这种艾草出绒率高,药用效果好,村里至今还流传着“九顶莲花艾为仙草”的传说。

“要实现乡村振兴,肯定得发展产业。艾草产业是我们村的优势,发展起来之后全村人都能受益,所以我们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姜大鹏说。

每年4月,东阿艾山牡丹观光节会在村子旁边的牡丹园举行。在牡丹观光节之前,姜大鹏组织村民加工了3吨左右的艾草。“我们把艾草送到河南省南阳市去加工,然后回村再进行二次加工,做成艾柱、香包等产品。”姜大鹏说。在今年牡丹观光节和“五一”期间,艾山村的艾草产品成了当地旅游市场的紧俏货。

今年,艾山村计划投资100万元发展艾草深加工,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方式实现“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可辐射带动周边130名劳动力就业,人均增收1万多元,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

乡村旧貌换新颜

沿黄河大堤下去,走进艾山村,只见干净的街道两旁,石头地基土坯墙的老民居散发着浓浓的年代感。小巷子里,青石板路砌得整整齐齐。

几年前,艾山村的道路还是另一番模样。每到下雨时,山上的泥水顺势而下,冲入村内大小道路。小巷子多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

2018年,艾山村被列为山东省首批省级美丽村居建设试点村。铜城街道按原貌修复了艾山南大街景观,让黄河文化、民俗文化得以传承。“我们不仅保留了村内的古建筑礼堂,还传承了下部以石块砌墙、上部以土坯砌墙、屋顶为木结构的黄河沿岸特色民居建筑风格。”姜大鹏说。

为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东阿县利用各类资金共计1600余万元,完善了艾山村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了艾山记忆村史馆、百姓大舞台等,村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现在这日子以前哪敢想!真是好太多了。”70岁的村民杨茂秀感叹道。2016年,他把艾山脚下的3间老宅子拆除,重新盖了新房子。

走进杨茂秀家的院子,石磨盘铺成的小道弯曲着通向房门。进入屋内,只见客厅、书房、卧室设计得非常合理,沙发、茶几都是红木材质的。“光这些家具就花了四五万元呢!”杨茂秀说。

青年返乡创业忙

艾山村村民翟兆坤最近一直很忙,他在村口开的小胡同休闲餐饮饭店刚刚开张,各种事情都需要他去打理。

翟兆坤的饭店堪称是水上餐厅,一楼大厅内,下沉的餐位错落有致,周围是潺潺流水,令人耳目一新。

从2006年,翟兆坤就开始出去打工,一直从事运输行业。今年春天,他突然决定放弃多年的运输事业,回老家发展。“村里的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市场前景应该会更好。”翟兆坤说。有了这个念头,翟兆坤很快就付诸行动。回到老家后,他在村里投资60余万元建起了这家饭店。

“我觉得艾山村紧邻黄河,以水为特色肯定能吸引游客。”翟兆坤说。他的自信来源于艾山村近几年的发展速度。近年来,铜城街道着力将艾山打造成集黄河风情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生态旅游特色村,形成了生态美、产业兴、村民富的乡村振兴新模式。艾山村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来这里创业逐梦。

新闻推荐

王光杰的红色情结

■沈欣欣战地电话、英雄雕塑、军装……在东阿县牛角店镇一位企业家自建的红色文化基地里,一件件承载着革命记忆的红色藏品...

东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阿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