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村庄有了新产业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娄小皓通讯员王莉莉杜洋
12月23日,在东阿县姚寨镇六路口村,冬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村委会办公室的桌子上,桌前,村民孙兰英正在手工缝制一件蓝色的儿童棉衣,手起针落,她的动作娴熟麻利。
“怎么样,漂亮吧,你摸摸,这手工做的棉袄可软和了。”在一旁整理成品的村妇联主席张芳转过身来,拿起一件成衣,仔细地将上面的浮毛轻轻去除,叠好后放在一旁的椅子上。
半年前,66岁的孙兰英不会想到,自己在这个年纪还能找到活儿干。
那时,管区书记魏金华还在为如何带领村民致富而发愁,“如今留在村里的,大多数是妇女、老人和孩子,什么样的工作劳动强度不大,又能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呢?”魏金华首先想到了纳鞋底,但随即他又否定了自己的想法:纳鞋底这个工作倒是不难,村民大都会这门手艺,但是销路似乎不太好找。
正当他一筹莫展时,张芳的一个电话让他感觉“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电话那头,张芳告诉魏金华,自己在重庆的表弟每年都让她做棉袄寄到重庆去,今年要的件数有点多,自己做不过来,不如让村民帮着一起做,按件付钱。
魏金华意识到,这对他和村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他立即向张芳要来了其表弟的电话打了过去,经过一番沟通,魏金华掌握了两点信息:一是在重庆农村,这种手工棉袄很受欢迎,二是张芳的表弟在重庆有家网络公司,可以帮忙代销棉衣。
那还等啥,魏金华随即带着村党支部书记杨占江和张芳外出进行考察。很快,第一批布料、棉絮被运到了六路口村的村委会大院里,同时,村里成立了以手工缝制棉衣为主要业务的东阿县鑫民服装加工合作社。紧接着,通过报名筛选,有十几位村民成功入选,成为合作社的第一批“打工人”。
以前,除了赶集、去地里干点杂活,孙兰英的每日活动范围以家为圆心超不过200米,而这次上岗让她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她走出了家门,在村委会办公室和村里村外的妇女们一同工作,一起聊天。她们中,有村里的贫困户杜桂芹,还有一位80多岁的老人。“你别说,这位80多岁的大娘虽说我不知道她叫什么,但她干活可利索哩,一天能做3件棉衣,老人高兴得不得了。”张芳说。
一套儿童棉衣加工费15元,一套成人棉衣加工费20元,一个人每天平均可加工成人棉衣2套或者儿童棉衣4套,收入在40至60元不等。“目前,第一批400套棉衣已经顺利交付重庆客户,那边反映我们做的棉袄很受欢迎呢。”说话间,张芳又接到了表弟的电话,“这不,他问能不能加工高领棉衣。村里的干部们商量着,等到过两天再带我们出去考察,争取能做出更多的花样,卖出更好的价钱。”“对,今年,我们还获得了上级政策的扶持,大概有100万元,等这些钱到位了,我们准备新上一些缝纫机,扩大我们的生产规模,带领更多村民走上致富道路。”魏金华说。
新闻推荐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娄小皓通讯员贝太彬12月20日,在东阿县高集镇大侯村,见到村里的贫困户刘正明时,记者心头不由一颤:顺着眼...
东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东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