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华:京城卖菜有了销路 返乡种菜成了行家

农村大众报 2019-10-31 12:07 大字

▲王登华正在和社员在大棚里整地。从“卖菜大王”到“种菜专家”,王登华的身份转型用了三年时间。

“最近早晚温差大,除草、掐枝、病虫害防治,都得加把劲儿。九号棚西葫苗有点卷叶,得喷点药处理下。”近日,在聊城市茌平区冯屯镇业屯村保华菌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内,王登华和种菜专业户赵廷江蹲在高标准冬暖棚里,边交流边查看西葫芦的长势。现在,王登华是保华菌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社长,还是当地有名的种菜行家。

今年47岁,在家排行老三的王登华人称“王老三”。上世纪90年代,初中毕业后的王登华跟着父亲在济南、北京等地贩菜,这一干就是20多年。靠着诚信和吃苦耐劳,他慢慢在北京打响了“王老三蔬菜”的名号。

2015年6月,王登华回家养病,看到家乡发展现状的他下决心为家乡做点实事。“乡亲们还是以种植传统作物为主,收益很低,我就想在土地上做文章,希望能给他们带个好头。”王登华说。他在北京有市场有销路,收购外地的菜不如自己种菜,一是可以严格控制菜的质量,二能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2015年,王登华几乎倾尽所有积蓄建起了20多个蔬菜大棚搞种植实验,年底他又联合村民成立保华菌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22座蔬菜大棚,带领乡亲们一块转型。

“不管什么蔬菜品种,市场上永远都欢迎生态健康菜。”有着多年销售经验的王登华从开始建棚就直奔绿色生态主题,并瞄准最先进的种植技术。“运用先进技术不仅能提升蔬菜品质,也能节约人工,管理40多个大棚仅需20个工人。”王登华说。西葫芦一年能结7个月的果,合作社年产蔬菜可达800万斤。

隔行如隔山,返乡创业初期,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王登华吃过不少苦头。2016年,由于气温、管理等原因,西葫芦眼看到了收获季,却开始裂果,王登华不得不将大棚里的西葫芦全部摘下扔掉。“当年我赔了30多万元,心疼得我睡不着觉。”这次经历,让王登华下定决心自己学好种菜技术和管理。此后,他先后到寿光等地学习育苗、种植和田间管理技术,并请来专家上门指导,再加上自己不断摸索,王登华逐步成了半个“专家”。

“随摘随卖,上午摘的菜下午就能到北京。”王登华说,依托自己北京的市场资源,合作社的蔬菜根本不愁卖。去年,合作社还申请了“王宝华”商标,并把“王老三蔬菜”外包装申请了国家专利。由于品质好、无公害,如今保华菌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蔬菜源源不断地运进北京。“每棚蔬菜年收入约8到9万元。”王登华说,从2018年夏天开始,合作社尝试越夏棚种植西红柿、黄瓜等高温蔬菜,效益可观,受到种植户欢迎。

“没有‘王老三’我的腰包鼓不起来。”三楼村种植户李兴荣说,他去年一个棚纯收入10万元,今年跟着王登华做“越夏不闲高温棚”,镟地、施肥、闷棚一体化操作,硬是多挣了一茬蔬菜钱。

除了带动蔬菜种植户,蔬菜产业衍生的务工机会也让周边不少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菜刘村55岁的村民谢华靠着在合作社打工,每天能挣近百元,原本困难的家庭也渐渐有了起色。据了解,合作社蔬菜种植基地的40余个大棚,吸纳周边村庄50多人来务工,为此,王登华每月要支出劳务费12万元。

“下一步要做大做好绿色蔬菜品牌,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并计划建一处蔬菜批发市场,让更多城里人来这里吃上新鲜健康的蔬菜。”王登华说。

新闻推荐

给企业更多创新空间

市民排队乘坐济茌城际公交。□戴升宝近年来,传统公路客运市场逐年下滑,颓势难改。企业转型之路困难重重,让业内...

茌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