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弘扬成无己文化抓好国医堂建设完善县乡村网络茌平中医药事业再上新台阶

齐鲁晚报 2016-07-21 08:01 大字

王长新邢珂

近年来,茌平县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始终把中医药工作作为深化医改的主要任务,并以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为契机,弘扬成无己文化,抓好国医堂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中医服务网络,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新突破,先后荣获“全省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弘扬成无己文化

打造“亚圣”品牌

深入挖掘“亚圣”历史资料,奠定成无己文化基础。发掘成无己文化。成无己是茌平县洪屯镇成庄人,是中国古代十大名医,是《伤寒论》第一个注解者,在中国医学史上举足轻重,被誉为医学界的“亚圣”。为深入挖掘成无己的学术思想,传承、发扬中医文化,该县成立了成无己学术活动办公室,并筹集20万元学术活动经费,并先后到成无己晚年住地内蒙古巴林左旗探访成无己足迹,了解他晚年的行医情况;到北京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全国各地的方志和大量研究成无己的论文,搜集成无己历史资料;到河南南阳张仲景医圣祠考察,奠定了弘扬成无己文化基础。

举办成无己学术年会,注重研究“亚圣”思想内涵。组织举办了成无己学术思想研究及经方应用培训班暨聊城市中医药学术学会成无己学术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成立了成无己学术研究会,邀请国内多名名中医进行学术交流,分发成无己人文故事、学术研究资料5万余份,有力的扩大了成无己的影响力和知晓度;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举办了三次“成无己学术研究会大型义诊”活动,在县电视台播放了为期半年的“成无己中医文化及养生”讲座。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设成无己纪念馆。为依托历史名人做大做强经济、文化产业,提升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茌平县委、县政府在县中医院建设成无己国医院项目,国医院挂靠县中医院,提升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县财政投资547万元,在成无己故地洪屯镇建设成无己纪念馆,在洪屯卫生院建设国医楼,目前洪屯卫生院国医楼已开工建设,上级财政还为洪屯卫生院拨付约30余万元专款用于购置各种大中小型先进中医医疗设备。

推进国医堂建设

搭建服务新平台

及时督导,加快国医堂建设步伐。县卫计局高度重视国医堂建设工作,下发了《茌平县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领导小组,对基层各医疗单位国医堂建设完成和执行情况不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各单位的实施进度。

科学规划,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为保证国医堂建成后能够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使群众享受更加优质、高效、价廉、便捷的中医药服务。该县制定了《茌平县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标准》,并组织部分乡镇卫生院院长赶赴外地参观学习“国医堂”建设,学习国医堂规划、建设和运行经验,实地感受国医堂建设亮点,大量采用传统文化元素、传统建筑造型,合理划分门诊及治疗区域。在走廊及科室悬挂中医药特色图版、传统中医药名家介绍等,使整个国医堂内外装饰古色古香,充分体现了中医中药特色。

保证投入,增添中医药发展后劲。为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各单位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共计投入300余万元完成了国医堂新建、改建任务,国医堂面积均在200平方米左右,并全部配备了中药橱、煎药机、电针仪等器械设备,为中医药的发展增加了后劲。目前,全县1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完成国医堂建设。

完善三级服务网

提升中医服务力

强化“龙头”,充分发挥县中医院辐射带动作用。该县始终把县中医院建设作为发展全县中医事业的龙头来抓,充分利用县中医院通过全省二级中医医院评审、脑病科被确立为山东省重点中医专科等优势,在全县推广了该院融合传统中医中药、中药熏洗、耳穴压豆、针灸、拔罐等方式方法,采用中医、西医、中医适宜技术“三位一体”的独特治疗方法,推广了在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肩凝症)、眩晕病、中风后偏瘫侧肢水肿等方面独具特色的技术,还积极组织老中医拟定经验方在全县推广。同时,积极组织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中医培训,发挥了县中医院在全县中医事业发展中的带头作用。

巩固“枢纽”,着力增强乡镇卫生院中医服务功能。该县不断加强镇卫生院建设,不断加强中医业务培训,定期组织县中医业务骨干到各镇卫生院进行指导,有效提高了基层中医管理水平和中医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目前,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都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发挥了乡镇卫生院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夯实“网底”,完善村卫生室中医工作职能。该县把村卫生室作为中医网络建设的重点和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不断增加和完善中医药服务功能,使全县475个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的达到433个,中医药服务率为91%,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广泛赞誉。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