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环卫工“薛马甲”的苦和乐

大众日报 2015-07-05 14:16 大字

□本报记者李梦王兆锋

本报通讯员王先明孙洪锋

“大家环卫意识提高了,都自觉打扫门前屋后的卫生,现在只需早晚在街上打扫一遍,活越干越轻松了。”5月27日,茌平县胡屯乡张二马村薛兴芝高兴地说。薛兴芝是该村一名环卫工,因他打扫卫生认真,天天穿着黄色马甲制服,所以大家给起名“薛马甲”。

张二马村有街道四横三竖七条,全长大约6公里,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让人无不感叹新农村带来的变化。“街道干净、清新、整洁,不是环卫工人的功劳,是全村家家户户自觉保持的功劳。”薛兴芝忆起了他上任环卫工一年来的苦乐变化。

薛兴芝今年63岁。去年5月,张二马村落实城乡一体化工作,村村配备了环卫人员。该村“两委”找到了薛兴芝,让他负责半个村的环卫清扫活。起初薛马甲心想,“不就是打扫几条街道吗,自己能干活有力气,没啥。”可是刚刚干了没几天,他就有点泄气了,农户门前卫生越扫越多,街道垃圾时常有人乱扔,这边刚刚打扫了,那边又有人乱扔了。

薛马甲负责的卫生区村西头有一个沟,毗邻5户农家。去年城乡一体化开始时,这几户人家习惯了向沟边路边倒垃圾,为此薛马甲没少伤脑筋。原因,是薛马甲上午打扫过了,下午就有户家倒垃圾,薛马甲找他们理论,被顶了回来:“我说薛马甲,这西头沟边是死角,倒点扔点没人看见,闲管。”那几天薛马甲生了气,吃不下饭,真想脱掉黄马甲不干了。

转机出现在7月份。张二马村制订了环境卫生评比措施11条,把每户门前屋后的清洁度作为星级文明户村考核主要内容。从那以后,街道乱扔垃圾的少了,村内外死角垃圾也逐渐没了。考虑到村西头相对偏远,薛马甲安放了一个垃圾筒,习惯向坑内倒垃圾的农户,也逐渐改变了随便乱倒的陋习,养成了垃圾入筒的习惯。“大家自觉保持垃圾卫生,这活就好干多了。”薛马甲高兴地说,“打扫卫生活只需早晚一遍就行了,劳动强度越来越轻松了。”

“全村环卫工作,光靠一两个黄马甲来保持是不够的。”张二马村支书薛传金如是说。为长期有效保持干净卫生,村“两委”发挥党员干部率先带头模范。4个党员干部分别承包了4个卫生打扫区。目前,该村连续五次被乡镇评为城乡一体化先进村。

上图:6月26日,薛兴芝在该村西街打扫卫生。

新闻推荐

新闻内容冯长禄马迢报道月日茌平县博平镇农民谢家明领

□冯长禄马迢报道7月18日,茌平县博平镇农民谢家明领到一张宣传资料后,高兴地说:“粮食补贴又有新政策了!”针对国家和省2015年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新政策,茌平县及时通过...

茌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茌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