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中国最高文学讲堂鲁迅文学院迎新生 两名受邀学员来自凉山州

凉山城市快报 2015-12-25 21:54 大字

本报讯 12月15日,中国最高文学讲堂鲁迅文学院迎来第二十二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文化文学理论班)开学典礼,中国作协副主席、鲁迅文学院院长吉狄马加,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白庚胜出席开学典礼。

可喜的是,在这一期受邀参加培训的学员中,有两个学员来自凉山州。一个是昭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阿克鸠射,一个是雷波县文联秘书长熊理博,两位都是彝族,都是在近几年的文学创作中有重要作品问世的作家。

据了解,本期培训班为期一个月,共有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17个少数民族的54名学员参加,平均年龄40岁。他们当中有的在文坛已颇具实力和影响,有的虽崭露头角但已显现出优秀的创作潜质,其中不少学员在文化文学理论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办好本期培训班,鲁迅文学院进行了精心筹备,对教学环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调整,不仅将邀请一系列作家和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安排改稿和交流相结合的文学对话课,还将组织艺术观摩、社会实践等活动,力求使学员们实现最佳学习效果。

“文学之难如人生之难,很感谢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和四川作协对我的厚爱和关心”,23日,正在北京参加培训的阿克鸠射给记者发来他参加此次培训的心得。

2013年至今,鲁迅文学院已先后举办了21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提高了少数民族文学总体创作水平,受到广大少数民族作家的普遍赞誉。

两位参加培训的作家一致表示,将坚持正确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作家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牢记自己鲁院学员的新角色、新身份,虚心学习,认真思考,努力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据悉,今年6月,凉山州另一个作家沙辉也曾经受邀到鲁院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写作培训。

本报记者 米赢

新闻推荐

■何永红“外国”教书,不忍离去为当地教育募资金

(上接A02版)说起何永红的乡村执教经历,有着很多命运的驱使。从当年“呆满合同三年的时间就走”的想法到如今的舍不得离去,从当年与村里的人因语言不通交流都有问题的情况,到如今已经能够和当地彝族同...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