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根据省法院建议凉山州制定措施保障特殊困难儿童生活教

四川日报 2012-08-23 18:02 大字

根据省法院建议,凉山州制定措施保障特殊困难儿童生活、教育和医疗等问题

本报讯 (记者 刘云飞)

一份调研建议,给凉山州近2万名特殊困难儿童带来福音。记者8月20日获悉,根据省法院建议,凉山州近日制定具体措施,保障该州特殊困难儿童生活、教育、医疗等问题。

为进一步发挥司法服务保障职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今年省法院将视线延伸到凉山州的贫困儿童,与凉山州中级人民法院共同成立调研组,对凉山民族地区非父母双亡、由直系亲属抚养、且抚养家庭困难的特殊困难儿童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

调研发现,由于凉山地处偏僻,交通闭塞,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加上当地风俗习惯影响,特殊困难儿童的数量日渐增多。来自凉山州政府门户网站的资料显示,截至今年6月25日,非父母双亡但实际无父母抚养的 “特殊困难儿童”,该州共有19072名。

针对现状,省法院一方面要求凉山中院进一步加强《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在基层法院开通特殊困难儿童维权“绿色通道”,对涉及特殊困难儿童切身利益的案件实行快立、快审、快结、快执;进一步落实法律援助制度,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特殊困难儿童维权工作。

另一方面,省法院向凉山州委提出五条建议,希望政府进一步完善救助机制和社会捐赠机制,加大经费投入,拓展救助形式;依托商业保险体系实现特殊困难儿童救助的常态化、规范化,并充分发挥农村各级妇联、村委会的工作优势,整合社会各界资源,构建关爱服务网络;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和监护功能,在社区建立青少年儿童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功能,加强心理正面引导,帮助特殊困难儿童增强自信;各村委会做好特殊困难儿童的档案建设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共同推动特殊困难儿童身心与学业健康发展。

根据省法院建议,近期凉山州制定出台《凉山州特殊困难儿童救助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将该地区特殊困难儿童的救助管理制度化。

【延伸报道】

毒品毁灭家庭法官关爱带给孩子“希望”

在凉山州法院系统,一台名叫《希望》的话剧广为流传。这台由昭觉县人民法院自编自演的话剧,真实再现了毒品给社会、家庭,特别是给儿童带来的危害,引人关注和思考。

在昭觉县美甘乡美甘村洛呷社,日古惹(化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这名年仅8岁的孩子,父亲因吸毒患病去世,母亲因贩毒被判刑。今年6月1日,日古惹因为没有参加“六一”儿童节的衣服穿,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小伙伴去学校参加表演,在家里抹眼泪。就在此时,昭觉县法院的法官们来到他家,给他带来了新衣服等礼物,并鼓励他好好学习。

此后,日古惹的生活成了法院干警们共同关心的事情。今年7月,为了帮助日古惹和奶奶搞好农业生产,法院干警们又自筹资金,购买了化肥等农用物资送到他家。

新闻推荐

让村民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

金融“血管”铺进四川贫困村几年前,大凉山埂则村向世人展示了什么叫“一穷二白”:村民煮饭在地上搭吊锅,家里甚至连板凳都没有。尽管如此,不少村民还聚在村口,无所事事。2013年之后,这个村子发生了巨变...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