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周五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张毅一下班就直奔成都火

四川日报 2012-03-29 19:10 大字

3月16日,周五,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张毅一下班就直奔成都火车北站。当晚,他与四川省另外三位中医专家乘坐火车前往西昌,然后再转乘汽车到布拖县,为当地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每逢周末就奔往大凉山,对于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的成员们来说,已是持续5年的常态。

5年多来,专家组已在凉山州的西昌市、昭觉县和布拖县,以及成都、乐山、攀枝花等地,为535名艾滋病感染者实施了中医药治疗,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罗建 本报记者 石小宏

专家赶赴他乡中医药治“艾滋”

2006年4月,四川省成为全国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地区后,省上立即成立了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领导小组和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专家组,制定技术方案,举办了培训班。项目组由省、市(州)、县三级专家组成。专家们在本单位都是学术技术带头人,有很多是四川省名中医。平时,他们要承担大量医疗、科研和管理工作。但由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需要定点、定人、定时间,每三个月要全面复诊一次,5年多里,专家们牺牲自己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经常刚出病房,又匆匆赶赴远在他乡的目的地。

每次出诊,会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2011年9月,专家组在昭觉县复诊刚结束,就遇上倾盆大雨,为了保证采集的血样能准时送到西昌市进行检查,专家组冒雨翻越高山前进,当救护车刚刚驶过,后方的山体就大塌方将公路掩没。“他们都是省内顶级中医专家,5年来一如既往为艾滋病感染者提供最好的中医药治疗,这种精神就是仁心仁术、大医精诚的体现。”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杨殿兴说。

行走崇山峻岭间播撒大爱

专家组还将大爱播撒在山区。每次巡回下乡治疗,他们都尽可能携带从家里或是从朋友处“化缘”来的衣物,捐赠给贫穷的艾滋病患者及家属。他们还联合省中医药科学院农工民主党支部在凉山州建立了3个小学图书室,联系成都的爱心人士、医院和慈善组织赞助了4名小学生读书。

但开展艾滋病治疗工作并非是一帆风顺。一开始,许多艾滋病发病期的病人在接受中医药治疗时,不配合专家治疗,专家们只好耐心细致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些因吸毒而感染的病人,下肢经常感染,乌黑、肿胀、流出臭秽的分泌物,臭气熏天。为此,专家们专门研制出中药粉末制剂给他们外敷,有效地控制了感染,解决了患者病痛。

探索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新模式

作为中医药专家,在完成艾滋病治疗任务后,专家组还多次帮助当地培训艾滋病医务人员,开展彝族医药科学研究,积极提高基层的医疗、科研、管理水平。

实施项目5年多来,项目组已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任务,为凉山州、成都市攀枝花市乐山市535名感染者实施了中医药治疗,并常年复诊治疗病人数维持在300人左右。专家组在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探索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有效医疗救治模式上做了大量工作。

据悉,由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130万元的中药防治艾滋病制剂 “扶阳解毒颗粒”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进入临床观察阶段,疗效显著。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明显提高了感染者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

新闻推荐

凉山农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覆盖危房改造彝家新寨建设等

凉山农村住宅抗震设防管理覆盖危房改造、彝家新寨建设等项目□本报记者徐登林王云“这‘永固牌\’好结实,住起来格外安稳。”4月26日,在西昌市开元乡开元新村彝家新寨,村民则军当着记者的面称赞新居...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