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我们各显神通抱团攻坚
拿着鸡苗,向致富努力。 种植蔬菜,农民增收了。 为贫困户发放毛毯。
2016年,***继续发力,贫困人口的脱贫、贫困地区的发展,不仅需要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也需要靠自身努力。扶贫要坚持改革创新,转变方式方法,变输血为造血,而凉山广大青年人也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站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沿,共同为扶贫加把力。
外出打工和在家养羊
每一样村民都“来菜”
本报讯 “我家去年种了11亩地,结果粮食全部卖了才得到3000块钱,这都是我家庄稼算最好的,不然还得不到这点钱,我们这些地方种庄稼基本上都靠老天爷吃饭,天气干旱那年还有点收成,遇到雨水多的那年就成问题了。”
“是啊,我们这些地方海拔高,除了种植洋芋、荞子和燕麦,再也种不起其它农作物了。还好现在可以出去打工挣点钱。留在家里的农户可以喂养牲畜,多多少少一年还是有点收入,这样下去,到2019年脱贫致富奔小康应该没有问题的。”
近日,在金阳县高峰乡哼地村哼地组,当提起外出打工和在家喂养羊子哪一个好时,村民们这样告诉记者。
哼地村有3个村民小组,132户,683人,耕地面积1040亩,地处高寒山区,海拔2300多米。由于海拔高,除了能够种植洋芋、荞子和燕麦,再也种不起其它农作物。农民做庄稼依然得靠老天爷吃饭,自然灾害十分平凡。随着外出打工潮的进一步掀起,越来越多的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挣钱来养家糊口。许多打工过的农民都认为,在外面打工几个月,就远远高于在家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年辛辛苦苦挣起来的收入还多,况且还不比在家累,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哼地村的农民也和全国其他地方的打工人一样,一家人一家人的外出打工。到目前全村州外打工的有32户,州内打工的49户,只有51户在家做庄稼。这些打工的一家人年收入高的还是有10多万元,少的也有两三万元,都认为比在家里种庄稼强多了。
村书记杨曲夫告诉记者,由于一个村的农民大部分都出去打工,自然家里的土地闲置着,这为牲畜提供了丰富的草场。以前没有人出去打工的时候,因为草场有限,一家人只能喂养十多二十只羊子,而现在只要有能力,想喂养好多只羊子都可以。没有出去打工的这51户除4户五保户以外,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喂养有羊子,最多的喂养得有161只,今年已经卖了3万多块钱。现在到我们这里来买羊子做羊生意的越来越多。这样一来,不仅外出打工的挣到了钱,而且也给没有出去打工的农户留下了丰富的草场,可以大量喂养羊子,现在我们这个村不再是以前那种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发展缓慢的地方了,在我们这个地方外出打工或在家养羊都“来菜”。
本报记者 贾巴尔且
开启“电力+种植+养殖”机制
给村民拓宽致富渠道
本报讯 盛夏的喜德,山清水秀,绿浪滚滚。近日,国网凉山供电公司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张琼一行来到定点扶贫村光明镇阿吼村,为首批土阉鸡养殖户进行现场培训,发放土阉鸡苗,开展阉鸡养殖竞赛。
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在***中,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根据阿吼村生态环境优良,植被丰富,以及市场需求,创新帮扶激励机制,组织成立合作社,开启电力、种植、养殖等产业扶贫。
阉鸡养殖竞赛在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属的贫困户中进行,旨在提高养殖技能,调动养殖积极性,增强贫困村民自发脱贫能力。竞赛方式以年末时查看当年投放给养殖户的土阉鸡苗存活率作为评奖依据。每户5只,存活率100%奖400元;存活4只80%存活率奖300元;存活3只以下的不作奖励。奖励资金由凉山公司爱心基金支付,首批阉鸡苗由养殖专业合作社出资统一购买发放,第二次及以后的鸡苗由养殖户自主选择。要求各参赛养殖户必须按养殖技术员的指导进行饲养,不得私自更换鸡苗和添加粮食以外的饲料。出栏时由养殖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不得弄虚作假购买市场阉鸡冒充数量,一经发现,取消定价收购协议及参赛资格,以及后期的无偿援助。贫困户领养鸡苗后既能挣钱,还有机会获奖,这对贫困户可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据介绍,土阉鸡养殖只是国网凉山供电公司在阿吼村吹响定点***的序曲,紧接着将按照精准方案,实施山溪梯级养鱼、山地水果及中药材种植等,通过“产业扶贫、智力扶贫、爱心扶贫”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提升致富能力。
文/图 本报记者 钟玉成
开展蔬菜种植示范培训
大水井村脱贫有“新招”
本报讯 “种子要温水先浸泡,水的温度要刚好手摸起不烫正合适。”近日,雷波县马湖乡大水井村开展蔬菜种植示范培训,标志着该村首批20亩蔬菜种植正式拉开序幕。
据了解,马湖乡大水井村,海拔1400米,现有村民小组3个,94户农户,403人农业人口。村民都是十年前通过生态移民到马湖乡大水井村居住的纯彝族,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生产和生活水平低、家庭经济收入低,与原汉族同胞有着较大的差距,村民生活习惯非常落后,如何脱贫致富成了该村村民一直以来困扰的难题。
“蔬菜种植好了,不仅可以满足村民自己的需求还可以让村民增收”。据悉,该村村民一直以来都没得种植蔬菜的习惯。自该村第一书记罗连芬在村里开展工作以来,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意愿,梳理出村民产业发展愿望10多个。在调查摸底过程中,罗连芬发现该村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青菜、棒菜、萝卜等蔬菜,计划通过100的蔬菜种植这样的“短平快”项目让村里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当日,大水井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杨通平、第一书记罗连芬、驻村农技员黄国云、村两委班子以及大水井村全体村民参加了培训会。培训会上,罗连芬作了动员讲话,鼓励村民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农技员黄国云从蔬菜的育苗、移栽、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讲解。理论培训完后,驻村工作队直接把村民带到地里,进行实际操作,让大水井村群众现场学会育苗,为下一步移栽打下坚实的基础。
“蔬菜种好了,你们请放心,销路不是问题,卖不掉来找我,我为你们找销路”。大水井村之所以敢提出种蔬菜的产业发展策略,是因为除了该村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之外,最主要的是雷波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周应德在多次深入该村调研时,给村民吃了“定心丸”。据悉,在周应德的协调下,大水井村已经与马湖乡中心校达成蔬菜收购协定,该村种植的蔬菜马湖乡中心校将大力收购用于学生伙食团所需蔬菜。
“第一书记把蔬菜种子买起来了,农技员把技术也送起来了,宣传部的领导把销路也给我们找好了,我们再也没得理由一天坐到耍了。”参加培训后,大水井村贫困户马海友坡对于发展蔬菜种植充满信心。
随后,驻村工作队一行还为村民发送了首批蔬菜种植所需的种子。文/图 钟超
一床床厚实的毛毯
细雨绵绵中情暖彝乡
本报讯 8月7日,甘洛县石海乡被雨雾笼罩,霏霏细雨下个不停。
上午9时许,甘洛县委常委、公安局长阿连俄来一行冒着细雨,踏着泥泞山路奔赴石海乡甘东、加尔、古文三个彝族聚居的村寨,开展“***”政策宣讲和慰问贫困户活动,为贫困彝族群众送去党的温暖和问候。
活动中,阿连俄来一行先后在加尔村、古文村村委会活动室,对县公安局对口联系帮扶的231户贫困户进行了慰问,为他们送去了用县公安局全体民警所募捐的71600元购置的231床毛毯。彝族群众收到优质物美的毛毯时,嘴里都不停说着“卡沙沙(谢谢)”,脸上写满喜悦。
随后,阿连俄来常委又带领县公安局党委班子成员来到甘东村,集中对甘东村村民宣讲了“***”相关政策,传递了党和政府以及县局党委及广大公安民警对他们的关心关爱,勉励他们勤劳致富,共奔小康路。
文/图 崔庆甫 王斌
新闻推荐
文/本报记者杨婕图/本报记者胡蝶有看懂,听懂,也就该有吃懂。吃,是认识一座城市最美好的方法,一座城市的温度、个性与幸运,都能在其特色食物中体现出来。凉山美食不胜其数,这些美食用其丰富的味觉,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