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 与你分享

凉山城市新报 2015-10-30 17:11 大字

文/图  本报记者 贾巴尔且

最近《凉山城市新报》沈毅主编来电,希望我能与广大读者交流一下我对微型小说、小小说、闪小说创作的经验。

其实我的微型小说生涯不到两年,偶有作品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但我从来不会认为我是这方面的大家,我只能抛砖引玉地谈谈我创作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与各位老师和读者分享个中的喜怒哀乐。

新闻工作者之路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彝族农民家庭,和许多彝族孩子一样,因为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后,就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拿起锄头,为生活耕作于田地,在这段单调枯燥的岁月里,看书成了我唯一的精神寄托。

通过两年的自学,1985年2月,金阳县公招11名干部考试中,我顺利人选,摇身一变,从一个放牛娃成为一名光荣的乡干部。又经过10年的基层工作磨炼,1995年3月,我被选为木府乡乡长。在工作之余,我培养出了阅读报纸的习惯,《凉山日报》作为全州唯一的党报党刊,更成了我每天的必读之物。

因为对新闻工作的爱好,2004年我参加了全县公开考调县委宣传部记者,并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凉山日报》驻金阳县记者站记者,  爱好竟然已经变成我生活的主旋律。

当记者11年来,我严格要求自己,每次下乡、开会,我都提前10分钟到采访地,从来没有迟到。深入基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采访写稿、投稿,每年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单位制定的任务数。

那是2009年12月19日的一天,我和几个同事,相约去尔觉西乡采访一个长发老人。那几天县城一直在下雨,我们也知道所去的地方肯定有雪,于是我们全副武装,向目的地奔去。开始要走小路时,看见山上白雪皑皑,耳边寒风刺骨,不由让人心里打怵。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80公分厚的雪向前艰难地走着。有些路上由于风很大,雪虽然没堆多厚,但是地面特别滑,一不小心就会摔一跤。特别是我们队伍中有一位女同志,所以我们几个男子汉不仅自己要小心又小心,而且还要照顾她。我们几个找来一根木棒,像老人一样吃力地走着。由于走的都是羊肠小道,稍不小心就会坠落到悬崖峭壁下。因此,虽然只走了几公里,但我们却用了两个多小时。采访完我们回去的时候,由于看不见路而迷了路,没办法只能大概加估计朝我们下来的方向走。这天我们几个每个人都摔了好几跤,身上全是泥巴。后来我们坐在车上时,大家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说今天真是有惊无险,太后怕了,这样的场景至今记忆犹新。

后来这篇稿子在《凉山日报》、《香港画报》、《西部文艺》、《民族》等多家报刊杂志发表。

我用脚踩过金阳县最高海拔4076米的狮子山,用绳子丈量过金沙江虎最跳峡狭窄的宽度。有一次,我下乡到山江乡,为了拍一张风光图片,我跋山涉水两个多小时,从金沙江边走到一个很陡峭的半山腰,一路上,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回到乡上时,已筋疲力尽,好像生了场大病一样。有时也为了拍一张新闻图片,自己出车费专程前往。但觉得当你付出了,劳累了,你所写的稿子和拍的图片刊发了,你就会特别地开心,而这种开心只有自己所有,自己享受。

当记者11年来,我先后在《凉山日报》、《四川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扶贫》、《民族》、《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林业》、《中国妇女》、《中国公路》、《小说选刊》、《喜剧世界》、《笑林小品文选》、《西部作家》等全国近30家报刊杂志发表新闻1000余篇,获得全国地、市、州、省州好新闻奖60多个,每年都被州委宣传部和《凉山日报》社评为优秀记者。

在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外,我通过《凉山日报》副刊彝海开始接触了散文,在丁长河老师和《凉山文学》俄尼牧莎斯加老师的帮助下,陆续发表了多篇展现金阳风土人貌的散文,特别是《风光旖旎百草坡》和《索玛花开惹人爱》这两篇各1000多字的游记散文和相关图片,2013年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表,分别在当年第二届人民网游记大赛月赛中获得两个二等奖。散文《记忆中的“年”》获得第二届“汶水杯”全国散文大赛三等奖。

50岁的“微型小说家”

2014年,在我记者生涯中的第十个年头,新闻工作这方面小有成就,遂将业余兴趣、目光转向了微型小说、小小说和闪小说。一次在西昌报亭买《凉山日报》时,在书架上看见一本封面精美的杂志,随手买下了它,回家打开之后,一看便被新颖、巧妙、精粹的文风所吸引,整个下午都沉浸其中,无法自拔。

微型小说最显著的特点便是用最少的文字,讲述一个故事,或表达一种观点,因其短,阅读快,可见缝插针随时随地阅读。通过阅读,既审美外在的光环,又引人心弦的颤动,思考文字背后的内涵,掀起心灵的风暴。这些小小说篇幅微小,不超过一千五百个字,立意新颖,风格清新,结构严密、结尾要新奇巧妙,出人意料之外,用新奇的故事,反应社会热点,传播流行文化,因此受到广大文学爱好者的欢迎。

经过大量的阅读,我开始尝试微型小说的写作,但是微型小说和新闻写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种,这种灵活性很强的写作方式,一贯严肃的我很难适应,因此大伤脑筋。老婆笑我是一个平淡无奇、没有故事的男人,所以才写不出好的故事。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虽然我这个人普普通通,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我炼就了一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不普通的人,和他们不平凡的生活。于是我花更多的休息时间,去各地采风。在八项规定出台后的一次会议中,领导们传达了八项规定要求,坚决杜绝公车私用行为,于是我灵机一动,结合领导的讲话精神和之前公车私用存在的一些问题,写出了我的微型小说处女作——《借车》。

因为微型小说短小精悍,要求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精确到极致,所以每篇稿子写出来以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反反复复的修改、润色,有时候,绞尽脑汁只是为了一个简单的词语,整个写作过程是痛苦并快乐着。当然投稿也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市面上的各种小小说期刊杂志多如牛毛,良莠不齐,有的甚至找不到投稿方式,在几次投稿失败后,我感到一丝沮丧。

我是最幸运的人

当第一篇只有261字的闪小说《绝招》在《中国当代闪小说》杂志上发表时,这种激动心情如同我第一次在《凉山日报》上看见自己的文章,此时此刻写作过程中经历的痛苦和烦恼,早已抛到九霄云外。

去年10月,我们县举办“当好记者、讲好故事、传好声音”演讲比赛,有一位同事正在演讲比赛时,兜里的手机居然响了三次,引得全场大笑,由此我想到了这个可以写一篇小小说,灵机一动,巧妙构思,我就写下了一篇520字的《关键来电》,被《岁月》杂志(2015年4期)、《喜剧世界》(2015年6期)、《当代闪小说》(2015年1期)、《晚报文萃》(2015年9期)、《笔架城》(2015年2期)、《笑林小品文选》(2015年8期)、《小小说大世界》(2015年8期)、《微型小说月报》文摘版(第10期)等10多家报刊杂志发表和转载。

今年9月,著名微型小说家、小小说名家沙龙副主席戴希老师,把我的小小说推荐并发表在《笔架城》杂志上,《常德民生报》(2015年7月3日武陵小小说)的头条。最重要的他还把我这篇《关键来电》推荐给中国作家协会旗下国家级刊物《小说选刊》,戴希老师在推荐语上这样写道:演讲好不好并不重要,有关键人物发声就能获胜(还不知是否真有,是不是忽悠人呢)。这篇微小说语言精炼、叙述机智、讽刺深刻、令人回味。作者贾巴尔且是彝族同胞,彝族同胞的微小说写成这样难能可贵,是不是应该鼓励鼓励呢!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微篇小说发起人、当代微篇小说作家协会主席、《微篇小说》主编、《格言》《特别关注》《文苑》《百花园》等杂志签约作家蔡中锋曾这样说我:“你是幸运的,才学写微型小说,有幸上国家级期刊,确实值得祝贺。这对一个文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好多人写了几十年微型小说,也没有达到你这种成就。”

今年以来我又有几篇微型小说前后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其中《微型小说月报》第9期上发表的《请各位认真批评我》,还上了封面。最近国庆节这几天我的微型小说《开心果》和《101次离婚》在全球日报发行量20强的《羊城晚报》上连续发表了两期,我感到万分荣幸。

在这条路上,我和其他优秀的微型小说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能走进写作这道门,是《凉山日报》各位领导和编辑老师的提携,当然也特别感谢我的老婆,这么大力支持我的写作事业。

我想和读者们分享的是一个人可以没有天赋,但必须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成功就会在前面等着你。

新闻推荐

真是惹人羡 幸福生活编成了顺口溜

改善民生,“人畜饮水”工程带来山区百姓新生活。营养餐让学生吃饱又吃好。“十二五”期间,金阳县紧紧围绕实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这一中心,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对象、项目建设为主线,深入实施“...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