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她用半个世纪,孝养非亲非故的百岁老人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3-20 18:33 大字

文/本报记者 贾巴尔且 白里呷

图/本报记者 贾巴尔且

刘应珍,云南省昭通市炎山乡人,没有生育,在非亲非故的陈龙珍的照顾下102岁的她活出了别样年华。陈龙珍与丈夫在1964年把刘应珍接到家中当作自己的亲姐姐一样照顾,时间一晃就过了51年。

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在陈龙珍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们之间那份不是一家人胜过一家亲的情分。陈龙珍用爱心演绎着平凡的感动。

“同志,遇到这么好的一个‘妹妹\’,是我的福分,不是她我早就死到哪里去都不晓得了,我现在吃饭要人喂、走路要人扶,连喝水都要一口一口地舀给我喝。不是遇到她,我肯定活不了这么大年纪,也肯定不想活了,现在我还想多活几年。”

3月14日,在金阳县桃坪乡务科村务科组,靠墙而坐102岁的刘应珍给记者说起了陈龙珍及其全家老小对她如何好。

76岁的陈龙珍给刘应珍梳头,轻轻地拍掉她肩膀上的头皮屑,给她加衣服,将热气腾腾的饭一口口喂到她嘴里。这样的照顾,她已经持续了51个春秋。

有缘千里来相会

据陈龙珍介绍,刘应珍是云南省昭通市炎山乡人,1945年和丈夫搬到务科村后,一直没有生育过,1960年丈夫去世,她就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到合作社时期,她年龄已大,干不了活儿了,生产队就把她交给3户居民轮流供养,但由于彼此相处不愉快,她的日子不好过。

1964年,那时陈龙珍的丈夫是生产队长,管着队里的事。由于夫妻俩心软,当看见刘应珍可怜的情况后,夫妻俩商量着,就把刘应珍接到家里来供养了。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陈龙珍家里贫困,连吃饭都成问题,当时许多亲戚朋友、隔壁邻居都劝他们不要接收刘应珍,何必自讨苦吃,还不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陈龙珍并没有听他们的劝告,执意把刘应珍接回家中,把她当作自己的亲姐姐一样照顾。

这一照顾就是五十余年,刘应珍活成了人瑞,而陈龙珍也从花信之年迈入了古稀岁月。直到今天,陈龙珍每天都要搀扶刘应珍进出、喂饭、洗脸洗脚、洗衣服、端大小便。

不是亲人胜亲人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句话在作为非亲非故的陈龙珍这里被否定了。

刘应珍90岁以后,走路、吃饭、穿衣等这些都成了问题,于是每天给刘应珍穿衣服、搀扶她进出、梳头、洗脸、喂饭成为陈龙珍每天必做的生活流程。如果她出去劳动,都必须留一个人在家里完成这些事情。特别是近年来,因为身体上的原因,刘应珍经常大小便都解在裤子里面,有时候和婴幼儿一样,一天都要换几件裤子。为了让刘应珍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陈龙珍只好每次吃饭时先喂她。由于刘应珍牙齿全部掉完了,吃一顿饭要半个小时,等她自己吃饭时,饭菜都冷了,可她一直这样坚持着。正因为有陈龙珍这样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刘应珍才长命百岁。

陈龙珍说,谁都有父母,谁都有岁数大的那一天,我自己也有儿女,我也会有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我现在做出榜样来,好好孝敬老人,等我动不起了,儿女才会孝敬我。现在我也需要人来照顾我了,我的儿子、儿媳妇、孙子这些都和我一样心好,他们到县城去,回来时,不给我带东西回来,都会给她带香蕉、花生牛奶、软水果糖,还叫我不要吃她的,家里没有钱借都要借来买。

“你看这盒是她的棺材,还有新的七件衣服,三条裤子,都和我准备的一模一样的,人老了,有这些,心才安得起。以后她去世了,我家还要给她做道场。”陈龙珍还把记者领起去看她们两个老人的棺材。陈龙珍用她的善良和孝敬心,为百岁老人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

贤名动邻里

“因为家里有两个老人,这些年我们不敢走远,只是把媳妇留在家里和我妈妈一起料理家务,我在较近的地方打工挣钱,为了家庭好过一点,我还戒掉了烟。想到热天房屋里面温度高,怕老人热,我到处借钱,把楼房修成一楼一底的,现在欠了别人7万多。这间房是专门拿给她住的,我妈妈还住在烂土坯房里面。这两件花生牛奶是专门给她一个人喝的,我妈妈我都没有买饮料给她喝。”陈龙珍的儿子许文平绍了他家新修房子的情况后,还带记者参观了刘应珍的房间。

“他们这一家人从老的到儿子到孙子都是一家好心人,特别是陈龙珍,自己都年纪那么大了,还照顾这个百岁老人,有的不要说外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管,孤单单地一个人守一间房子的老人大有人在。她不仅能够好好照顾百岁老人,对我们隔壁邻居也都很好,从来没有和别人吵过架,看见路边有什么东西,不好过路她都会去处理,真的是一个大好人。”务科村村民黄方超这样评价陈龙珍。

村民们说,70年代时陈龙珍家孩子小,家庭还很困难,她家没有棉被盖,没有衣服穿,连吃饭都成问题,但是从来没有亏待过刘应珍这个孤寡老人,这是组里的人都看在眼里的。直到现在,虽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陈龙珍家在组里还是算贫困户,陈龙珍和刘应珍穿的衣服都是她的孩子们买给她们两个穿的,有时候她比刘应珍还要穿得更破烂一些,她也不介意,说干净就可以了“现在这种好心人不好找了喽。”

平凡而伟大

记者连续3年三次专程深入到陈龙珍家采访过,她的孝敬老人先进事迹先后在《凉山日报》、《凉山城市新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腾讯网、新浪网等媒体上都作了宣传报道。

虽然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在陈龙珍家,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她们之间那份不是一家人胜过一家亲的情分。陈龙珍用爱心演绎着平凡的感动,2012年9月她被选为“金阳好人”,2013年被评为“凉山好人”、“四川好人”,2014金阳县委、政府授予“孝女”称号,并成为凉山州“十大感动人物”候选人、“中国好人”候选人。

新闻推荐

打工的人多了不文明的行为少了

打工“娘子军”,活跃在城乡的各行各业。(上接A04版)劳务输出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通过外出务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洗礼中,农民们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增强了发展意识,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和科...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