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工的人多了 不文明的行为少了

凉山城市新报 2015-05-05 09:55 大字

打工“娘子军”,活跃在城乡的各行各业。

(上接A04版)

劳务输出开阔了农民的视野,提高了农民的素质。通过外出务工,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洗礼中,农民们增长了见识和才干,增强了发展意识,提高了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带回了先进、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农村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劳务经济的大发展,加快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同时,也改变了山区群众一些落后的思想面貌。返乡农民工在家创业,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奔小康中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同时,随着打工挣到了钱,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后,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风民风进一步好转,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劳务输出缓解了人均资源匮乏的矛盾,减轻了公共服务压力,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该县有农业人口187706人,但是全县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6亩,农村剩余劳动力超过6万。通过劳务输出,转移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新常态

新生“娘子军”,活跃城乡

近年来,在金阳城乡,彝族妇女打工的越来越多,并活跃在各行业。“农忙务农、农闲做工”已成为该县广大彝族妇女的新理念、新常态。

如今的金阳县,除了未成年人和老弱病残者,大部分村民都踏上了打工路。福建5152人、江苏10210人、广西2777人、广州4519人……记者在县农办看到一份《外出务工人员信息表》,从表上可以看出,该县外出打工的农民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各行各业。

同时,该表还显示,2014年,该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4.85万人中,其中,妇女就有21542人。越来越多的彝族妇女依靠打工,既成为家庭致富的能手,提高了家庭经济地位,又为各行业建设顶起了“半边天”。

“现在,我们彝族妇女,打工的到处都有。农闲时,在家闲不住,在这里干活,一天可以为家里增加百来块钱,农事和打工两不误,挺好的!”一位打工的彝族大嫂告诉记者。

据记者了解,过去,在金阳彝族群众中,没有妇女打工的说法,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的深入推进,广大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思想观念随之改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彝家新寨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等各类项目建设的大推进,为中老年妇女提供了就近就地打工的机会,各种农技培训、阳光培训和技能培训也为广大妇女提高了就业能力。

过去习惯于在家带孩子、洗碗煮饭,不习惯外出务工的广大妇女,如今,在劳务市场上大显身手,活跃在城乡不同的劳动场所,成为各行各业建设的“娘子军”。

展望

信心更足,将把劳务经济做大做强

劳务经济的蓬勃发展,让金阳县做大做强做优劳务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该县劳务经济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力争转移输出5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4.5亿元以上,把劳务经济做大做优做强,成为全县“第一大产业”。

今年以来,该县把外出务工这一现象提升到一种经济、一项产业来认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狠抓扶贫劳务输出工作,壮大劳务经济,做好劳务产业这篇文章。

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各类经济园区,实施“工业兴县、工业强县”战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工厂,由农民变“工人”;稳定就地劳务转移,围绕城郊做文章,开拓眼界搞三产业,1至4月份,全县在县城范围内从事餐饮、商业、娱乐、修理等各类个体从业人员达1500人;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从第一产业进入商贸、餐饮、旅游、娱乐等服务行业,实现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从而做大做强劳务产业。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增强技能。通过“政府出资、专业培训、企业指导”等方式,坚持企业用工需求与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一体化培训,重点做好几个层面的培训:基础层次的务工技能培训。通过宣传国家经济形势、就业帮扶措施等途径,帮助农民工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民工的实用技能,使农民工有一技之长;提高技术资质培训。加强技术能力的培训力度,使农民工由一般务工者向技术务工者转变,提高农民工就业收益;创业层次的管理能力培训。加强对具备一定创业能力的农民,尤其是有技术和创业想法的返乡农民,在金融、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进行管理能力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能力;丰富培训范围和内容。结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开展畜牧饲养、种植等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实现农民向农业工人转变,培训贮藏农村技术人才,变“暂时失业”为“调整充电”。1至4月,已完成技能培训2030人。

优质服务推进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各乡(镇)和有关部门为劳务输出转移搭桥铺路,为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搞好各项优质服务,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性;逐步建立健全县、镇、村三级劳务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做好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转移就业情况和培训就业意愿等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为农民外出打工提供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有目的、有效益地输出劳务,1至4月份,已发布用工信息14条,提供岗位40000余个。

融得进城镇、返得回故土、奔得起小康。大力宣传农民工先进典型,积极动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就业,营造尊重、关爱、支持农民外出务工的良好氛围;认真落实《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积极开展维权咨询和法律服务;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厂矿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功能,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放开城镇落户限制,优先解决进城多年并获得稳定职业、有固定住所的农民市民化,把进城落户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体系,让劳务工融得进城镇;不能立足于城镇和进城务工人员,保障其回到农村生产生活,让劳务工返得回故土;部分农民工进城成为市民,依靠打工过上好日子,同时,农民的减少,农村人均占有耕地随之增加,再加上农业现代化要素的投入逐步加大,形成减少农民而富裕农民,让劳务工奔得起小康。  

新闻推荐

成都美女来金阳“走亲戚” 比亲阿姨还亲资助彝族贫困生继续读书

成都美女邓克娴和彝族少年一家拍下了一张特殊的“家庭照”。“你和你奶奶都好吗,我是资助你的阿姨邓克娴,今天是专程来看望你们的!”“谢谢邓阿姨,我们都很好!”“上学期期末考试,你考了多少分?”“语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