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永春 在做杆秤的日子里变老
狭窄的秤社里,耄耋老头汤永春沉静在制作杆秤的世界里。 会理古城北街的秤社。
渐逝的杆秤
时光荏苒,汤永春在做杆秤的日子里变老。在他变老的日子里,一种新的称量工具电子秤出现,人们渐渐不再使用杆秤。这让做了一辈子杆秤的汤永春有些怅然,当他发现做杆秤已经不能维持生计之后,他把杆秤制作当成了爱好和精神寄托。祖祖辈辈制作杆秤,汤永春不想将祖传的手艺丢下,他说自己会坚持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文/图 本报记者 丁有为
以前,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杆秤匠人。作为一种衡器,每家每户也都有或大或小的杆秤。时光荏苒,随着电子秤的出现,杆秤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代化的称量工具逐步取代了杆秤。如今,懂这行与做这行的艺人越来越少,这门古老的手艺也在时光的流逝中逐渐消失……
秤虽小掌管人间烟火
会理北街289号,有一个与古城格调最为协调的“秤社”。狭窄的秤社里面坐着一个耄耋老头,老头是会理秤社最早创办人之一汤青云之子——73岁的汤永春。
古城居民说,秤社,是古城真正的元素之一。因为是几千年的技艺演绎到今天,诠释了从新中国成立前后会理的变迁;秤社里的老人,亦是从贫困旧社会走向康庄新时代的见证人。
据会理县志记载,民国4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法”,实行公制。民国18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标准法(方案)。民国24年,省建设厅长卢作孚,通知会理县“务于民国27年开展改革”。前会理度量衡十分混乱,大秤进,小斗出,从中渔利。为根除弊端,贯彻法令。民国26年,县府派官员叶作云、叶大年,赴省检察所学习度量衡有关政策及检定技术。民国27年组建会理县检定室。1931年初,县长谢洪康亲自抓此工作,购置仪器工具法码。在西昌“同裕室”度量衡厂协助下,从金堂、彭县等地请技工汤青云、舒裕及魏体超等来会理,在县政府内开设度量衡制作厂。半年中,生产百斤大秤50只,50斤小秤100只,竹尺500把。
同年10月,首先在城区推行新制,召开机关部队团体保押人员会议。大街小巷呜锣晓谕,派出军警检查。仅半年时间完成改制。民国33年全县完成改制。制作厂撤销,技术人员全部解聘。除魏体君返回老家外,汤青云舒玉合留会,在东街自营秤铺,招收学徒。产品除供应本县内外,外销云南、巧家、东川、元谋、永仁、荼山等县。解放后,杆秤制作参加合作社。
1956年5月1日改为白铁、制秤、修理,1957年为度量衡、白铁,1958年9月划商业局领导,秤社地方国营,会理县商修厂,1959年10月,县人委在全县推行衡制改革。1960年1月划为国五金厂,同年7月,与现交通机械厂合并,称地方国管工业机械厂。1961年根据手工业35条之精神改为集体,1964年10月修配制秤社合并,(制秤修配)社。1979年更名为会理金属制品厂。1985年9月6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李先念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自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后,汤永春接下解体后的秤社,独自延续着这门手艺,并以此养家糊口。
时光中打磨精湛手艺
73岁的汤永春是成都金堂人。1945年,两岁的汤永春随父亲汤青云来到会理。1955年,12岁的汤永春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学习杆秤制作。到如今,汤永春是会理乃至凉山有名的,也是仅存的几个杆秤匠之一。
汤永春在他的秤社里总是坐着的时候多。七十多的老人说话总是带着微笑,语气除了精明乐观,还带着幽默和豁达。2016年元旦,阳光明媚的
会理古城,汤永春的秤社里只有墙上贴着的美女陪伴着他。老人笑说:“多看美女身体好!”也就在笑谈的时候,汤永春老人与秤杆的故事婉转在会理古城的巷子里。
汤永春祖辈上便是靠做秤为生的,这门古老的手艺传到他手里已经不知是多少代。从12岁开始,他放学后就跟父亲学做杆秤。当时做出的成品有100斤的,也有50斤、20斤、15斤和10斤等家庭称重的小秤,还有药铺称贵重药材的戥子。父亲打秤叨、秤钩、秤环,眼明手快的汤永春就钻眼、钉星。看到汤永春心灵手巧、腿脚勤快,汤青云也就用心把手艺传给他。寒暑易节,汤永春学会和掌握了制秤的每个细节。
在汤永春的秤社里,桌子边上,是密密麻麻的锯纹,陈旧的痕迹透着沧桑。四面墙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杆秤。工作台上,摆放着手推刨、手钻、铁砧子、砂轮、秤钩、叨口等做秤的工具。这些都是父亲汤青云留给他的,有的工具已传承了好几辈。
做杆秤看着简单,但工序复杂,有的杆秤甚至需要上百道工序。汤永春老人演示了几个主要工序:如秤杆的选材;定叨口,也就是经过测量,在秤杆上打出三个垂直的孔,用来安装秤盘、秤钩和两个提绳;叨口定完之后,秤杆两头需要包铜皮;接着便要确定零刻度,以零刻度为标准,进而划分出其它刻度;校秤之后,就要开始定秤星了,定秤星就是钉星花,首先需要用两脚规测量并标出刻度,之后按照标记的刻度用手工钻出每一个刻度,再在钻洞中以细铜丝嵌插而后割断、锤实。大家在杆秤上看到闪闪发亮的就是铜丝的光芒。钉完星花之后,这杆秤基本做好。为了让秤杆更加光滑、圆润、美观,还需要精细打磨。从刨杆、打孔、栽星、钉星,汤永春的动作连贯娴熟。
汤永春告诉记者,做一个精准的杆秤需要三天。做秤的秤杆选料极为考究,做一杆秤要涉及到木工、漆工、铁工、钳工、镔铁匠等。坚实耐用不易变形的木材才是上等的材料。他现在只做半斤到70斤的秤。先选材,跟着刨圆,之后还要用碱水浸泡,打磨,钉秤花等等。秤杆材料有黄花梨、紫檀木、铁力木、酸枝木、柞栎木等,选用这样的材质,做出的秤杆才能不走形不崩裂,而且不管晴天下雨都可以用。汤永春说,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秤就会有偏差。做杆秤就是做良心,秤杆匠必须对职业虔诚,从不因操作失误而让秤短斤少两;“更不能作歪秤,作歪秤死得快”。
孤独里坚守技艺延续
杆秤制作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手艺,自古以来,杆秤就是我国度量衡——尺、斗、秤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衡重的基本量具。民间传说木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20世纪50年代,国家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一斤。
千百年来,杆秤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改革开放后,杆秤需求量大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里,汤永春制作的杆秤生意特好。那时,他把希望寄托在自己两个儿子身上,“但儿子们读书争气,考到其它单位工作了”。
时光荏苒,汤永春在做杆秤的日子里变老。在他变老的日子里,一种新的称量工具出现,仿佛是一夜之间,人们不再使用杆秤了,无论行商还是坐商纷纷用上更加便于交易的电子秤。这让做了一辈子杆秤的汤永春有些怅然,当他发现做杆秤已经不能维持生计之后,也只能无奈地接受了这一残酷的现实。在自己的老伴不再陪伴自己后,他把杆秤制作当做是一门业余爱好和精神寄托,而他制作的杆秤正在悄悄走进收藏品的行列。
2016年元宵,汤永春的秤社关上了门。他抚摸着一支秤杆叹气:“现在懂这行和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少,这门手艺也快要消失了。如今一个月都卖不了几杆秤,也许这千年技艺将在现代化的社会中消失。”但不管面临何种窘境,汤永春不想将祖传的手艺丢下,他说自己会坚持到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新闻推荐
会理县五官村:明清古村的“前世今生”特别报道——寻找凉山幸福美丽新村·推进“四好”家庭创建凉山阳光凉山日报微报新报官方微博更多内容,可看凉山日报新媒体▲A02-A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