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走进会理县太平镇中心卫生院 “疯人院”里的坚守与传递 被人误解 也不在乎

凉山城市新报 2016-08-24 17:30 大字

医护人员不定期排查“精神病”隐患。 王方举(前)正在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

在会理县城东北边36公里外的山里,有个老百姓口中的“疯人院”,“疯人院”里一直有几十号真正的精神病患者,但同时,人们把里面的医生也叫着“疯子”。这帮“疯子”,由22年前的4个人发展到今天的32个人。在这帮“疯子”里,有男医生的上阵,有女护士的无畏,更有两辈人的奉献。

文/图 本报记者 丁有为

“疯人院”是凉山州会理县普通的乡镇医院——会理县太平镇中心卫生院。20多年来,不仅救治着本乡本镇的病痛患者,还把服务辐射到县城、临县,甚至凉山境外。2016年7月,记者通过太平中心卫生院院长王方举和副院长周明欢得知,太平卫生院实际上更多时候是承担着对“精神病患者”的救治。因为卫生院的精神卫生专科一直是过去“太平精神病院”的前身,也是该医院的核心和骄傲,但自医疗机构改革后,凉山州精神病院等相关机构再没有授牌给太平中心卫生院。“精神病院”的牌子不能挂了,但“会理县太平中心医院精神科”依然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偕同县卫生局、县民政局共同努力,从未间断过收治病人。由于“疯人院”的特殊性,没有几个人真正走近过,更没几个人亲自跟精神病患者和里面的医生打过交道。记者在三年的时间里,用七次亲身接触去感触感知了他们的世界。

1走“近”太平“疯人院”

2013年12月,记者第一次走进会理县的大山里太平镇。会理县太平精神病院便设立在太平。通过了解得知,“精神病院”实际上只是一个科室,但在凉山周边,除了西昌和攀枝花,就没有其他正式的精神病院了。因此民间很自然的将“太平卫生院精神卫生专科”称为“太平精神病院”、“疯人院”。

刚到卫生院,还没进入病区,院长王方举讲了一个故事,让大家瞠目结舌。

2006年秋天的一个早上,会理鹿厂,一个70多岁的周姓老者,手里端着一个茶杯,里面是刚泡好的热茶。周老者端着茶杯走出堂屋,刚刚迈过门槛,突然一声大叫:“秃驴,哪里走?”然后跃下台阶进入院坝。老者的老伴跟着“老家伙,你疯了?”但周老者不理不睬。跳到院坝后左手托着茶杯又是两个翻腾,同时嚷着“老夫为民除害,灭了你这秃驴!”跟着重新跃上台阶,一个腾空翻上了自己的土墙房。在周老者的老伴和路过院坝的邻居们的惊呼下,周老者在房顶一个跄踉,跟着一屁股坐在茅草屋的屋脊上。

屋顶上的周老者端着还冒着热气的茶杯傻傻的望着院坝里的人:“我怎么到房子上面来了?”是啊,他怎么就上了房顶?而且茶杯里的水都没有倒掉。未必他是藏得很深的武林高手?可是从小到大住一起的邻居和生活几十年的老伴都晓得周老者从未习过武,只是八、九十年代特别爱看武侠小说后来又爱看武打影视而已。王方举也认识周老者,在大家的议论中,他明白周老者是精神症状中的知觉障碍。后来周老者被精神病医院收治。

但听了王方举讲的故事,一同去参观病区的很多人都放慢了脚步。

记者壮着胆子跟随医院的周明欢医生进入病房。在一楼,13个“正常”男病员正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节目。周明欢说:“这些不是严重的病人,基本上没有攻击性。”但记者还是做好了防护心理准备。穿过大厅正要上楼时,突然一个壮汉扑过来抱着记者:“老表,给支烟抽……”经过这么一出,其他几个媒体的朋友再也没敢进入大厅。

在周明欢的带领下,记者上到了二楼。刚到阳台,远远听见一名男子怒吼的声音:“放我出去,我要去收复台湾……”随着声音的靠近,记者隔窗看见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站在床上,一边用拳头击打天花板,一边吼着要收复台湾。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一个上过越战的复退军人,不犯病时好好的,只要一犯病,就要去收复台湾,要不就要去打越南。两个拳头都打烂了……”“我们看着心疼,强行把他两个拳头缠上了绷带。但他一发作就要出兵打仗”。

2走“近”太平“疯人”

2015年5月下旬,记者再次走进太平,恰逢一名患者趁着雨夜“飞”出三米高的围墙。30日晚上,值班医生听见后院铁门的声音哐当作响,赶紧跑到内院门口。只见十米之外,一个黑影在昏暗的灯光下一个鹞子翻身“飞”出院子。“不好!一定有患者脱逃。”值班医生奔跑至墙角想要抓住黑影,怎奈自己没有飞檐走壁的功夫,只得回头清点病人。通过清点后发现,原来是攀枝花送来救治的杨德才(化名)破坏掉铁门,循着墙根最低处脱逃了。值班医生立即向院长王方举汇报。此时雨下得很大,接到“情况”的王方举赶紧组织院内年轻的男性医生和职工分头追出:“我们分头寻找,必须找到!要保证病人的安全。”

直至天亮,大家带着淌着雨水的疲惫身子汇合在医院门口都是摇头:没有找到。怎么办?还找不找?

看着大家眼里的血丝,王方举没有同情大家和自己:“我们身上都带上馒头,分头寻找。千万不能让患者伤害到老百姓。”“万萍你们三个沿着公路上游往会东方向走,明欢你往县城走,顺便把照片带上在城里张贴寻人启事,我带队走山里去找……”

31日下午,徒步七个小时的周明欢走到了县城,一路问询打听观察都没找到患者。下午四点,饥肠辘辘的周明欢衣服已经干了,开始在城内广告栏张贴寻人启事。

6月2日,王方举终于打回电话,他带队的那队人马,在当地政府发动的村民帮助下,终于在深山里找到了已经饿晕了的患者。

3医生的坚守与传递

精神病医生的职责是神圣的。由于精神卫生行业是一项高危险的特殊的公共卫生事业,医护人员每天都要面对丧失正常责任能力的患者,遭到人身伤害的事时有发生,临床一线的职工几乎100%有受到患者人身攻击的记录,严重的甚至被打伤、打残、致死。

2015年12月31日,记者想法找到“太平精神病院”创始人之一、已经退休的内科主任龚顺贵。一说到精神病,龚顺贵先摇摇头,然后告诉记者:“不容易!不容易啊!没有几个医生愿意去跟精神病患者打交道。像王方举他们这帮年轻人坚守在山里的,在条件那么差的环境里工作还不抱怨的,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

通过详谈,记者了解到,龚顺贵原来是从另外一个医院大内科分出来的主治医生,在这个乡镇挂着两块牌子(太平中心卫生院和会理精神专科医院)的简陋医院里,从开始涉及“精神病”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995年,会理益门镇一名患者将龚顺贵打成重伤,但龚顺贵康复后又义无反顾的跟患者融入在一起了。当时妻子和老人们都说:“改行吧,天天跟疯子打交道,你自己都要成疯子了。”10岁的女儿龚万萍哭着说:“爸爸,你别去那里上班了吧。小伙伴都不跟我玩儿,都说你是疯子,我也是疯子的娃儿。”……但龚顺贵没有放弃,他说:“哪个精神病医院的医院护士没有被患者打过啊?我选择了这个工作,就得用心负责。”

2003年,龚顺贵退休。2008年,龚顺贵将自己的刚毕业的爱女龚万萍送进山里这个精神病院工作。

如今,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硬件设施的投入下,20多年来医院艰苦奋斗、增收节支,先后购买了电休克治疗仪、X光机、B超机、供氧设备和心电监护仪等必需的设备。还投资50多万元建立检验室、X光室。长期承担着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等周边县数万人口中的精神病预防救治与康复医疗工作。目前,“太平精神病院”坚守在“疯子”岗位上的,仍有32人。

新闻推荐

丁香刘皑字子美米易撒莲丙海村人生于光绪八年公元年卒

■丁香刘皑字子美,米易撒莲丙海村人,生于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卒于公元1951年,享年77岁。子美自幼攻读诗书,聪颖过人,学业优异。17岁中秀才,获廩生,三年后又考取岁贡,被荐至京师国子监深造。光绪二十九年(公...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