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黄金周 26万游客会理古城
会理城鼓乐齐鸣。
今年春节是会理古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的第一个春节,春节期间,会理大打“古城文化”旅游牌,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全方面展现古城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会理古城过年。
2016年2月7日至13日春节黄金周期间,会理县共接待游客26万人次,同比增长17%,旅游总收入3100万元,同比增长21%,旅游人数及收入均实现近2成的增长。大量外来游客涌入,不少本地市民直呼,一不小心古城就被游客“占领”了。
4A景区掀起古城热
会理古城始建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
会理古城南北长约1770米,东西宽约920米,城内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至今保存有风貌完整的明代卫城格局、文物古建筑群落、传统民居院落,有“穿城三里三、围城九里九”之说,被称为古南方丝绸之路上至今保存最完整的古城。
会理古城于1992年成为四川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11年11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12月,经四川省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会理古城被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
春节期间,会理古城人头攒动。其中,老城的标志性建筑城鼓楼和钟鼓楼成了游客拍照的热点,游客与游客之间一不小心就会闯入他人的镜头。
在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中,不乏京城来的游客。
2月10日,一名来自北京的游客评价会理古城,虽没有北京皇城的磅礴大气,但绝对是小而精致耐人寻味。难能可贵的是会理古城地处城市核心商业圈,却保留有小城的静怡之美。特别是夜幕降临后,一间间商业铺面陆续打烊关门,而门前的大红灯笼依然高悬,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古城人更重人伦亲情,尽管一天无比忙碌,总要抽一点时间陪伴亲人。因此与其说喜欢会理古城的建筑风貌,不如说更喜欢会理古城的人情世故。
张灯结彩美不胜收
今年春节,会理的美景刷爆了朋友圈。
为烘托2016年春节节日气氛,营造出一个欢乐、祥和、地域民族文化气息浓厚的佳节环境。今年春节,会理古城区的东街、西街、科甲巷、赵家巷、小巷、生产巷、中上巷子、东明巷及和平巷等路段,对原有仿古路灯及马路弯灯进行了重新更换,焕然一新的路灯不仅照亮了古城街道,还打造出一街一景的特色。
在城区的滨河路、滨河路北延线及元天街、城北广场等道路接点地段,悬挂了喜庆的中国结和大红灯笼,突出了古城之美,体现了猴年更新之象,营造了热闹喜庆的节日气氛。
在主城区的道路两旁,花箱里一丛丛娇艳欲滴的花卉整齐地排列在路边,沐浴着明媚的阳光,恣意地挥洒着芬芳和颜色。红红火火的杜鹃、五颜六色的三色堇、千姿百态的报春花开得绚丽多彩灿如云霞,游人走在街头如置身公园,呼吸享受着新鲜的空气,旅途的疲惫一扫而光。
“会理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生活悠闲而又富足,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小城。”这是众多游人对会理的切身感受。
古城虽小年味却浓
会理不大,有40余万人口,其中城镇人口仅有10余万人,因此在外来游客眼里它只是一座小城。不过因会理是古城,在古城过年,其年味远比许多大城市浓郁。
自会理古城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后,钟鼓楼原逢重大节庆才举行的晨钟暮鼓仪式如今每天都在上演。慕名前来的游客可登上城楼,伴随着浑厚悠长的祈福乐声俯瞰古城全貌,可击打鼓乐感受穿越历史的感觉。春节期间,钟鼓楼人满为患,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在现场维护节日秩序。
另外,濯缨桥旁的大庙会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其中,庙会上的糖画、捏面人、套圈等散发出浓浓乡土气息的表演活动为小城春节增添了浓浓年味。
看着糖画艺人以汤勺为笔、以糖液作墨,手握一把装满糖汁的长勺,忽快忽慢、时高时低凝神运腕,转眼间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花鸟虫鱼便跃然于大理石板之上,游客都说追寻到了儿时的年味,纷纷鼓掌叫好。
会理人能歌善舞,因此春节期间的文体活动也是精彩纷呈。其中“新春文艺表演大赛”、“新春音乐晚会”、“社区文艺专场晚会”、“国标舞展演专场晚会”、“民间艺术团体专场晚会”都成了百姓大舞台,吸引了大批观众和游客驻足观赏,每个活动现场都热闹非凡。
2月13日起,大批游客开始离开会理,但不少川内游客都表示大年十五还会回来庆元宵,毕竟春节活动的“压轴大戏”,龙狮灯巡游、彝族长号、采莲船等文艺节目将在2月22日(大年十五)这天正式上演。
文/本报记者 杨玲玲
图/网友老李飞刀
新闻推荐
【发展亮点】踩着碎石铺就的小道,听着金沙江水哗啦啦的流水声,走进河漂村,一股香浓的芒果香扑鼻而来。新建的村民楼房在枝繁叶茂的“攀枝花树”掩映下,若隐若现犹如“世外桃源”。不远处,环绕全村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