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嘉阳河”扬帆再起航
新版川剧《抓壮丁》,展现川剧特有无厘头风格现代川剧《桃村新歌》演出剧照原市川剧团经典剧目演出海报■ 本报记者 许金波
“再来一遍。”古色古香的乐山新又新大戏院舞台,伴着清脆的司鼓声,以及咿咿呀呀的吟唱,川剧“嘉阳河”流派代表剧目《烙碗计》,正在进行紧张而有序的排练。
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大幕戏,同样带有浓重的川剧特色:悲中有喜、喜中见悲。而这样的彩排,是为了参加明年初全省川剧流派的展演,同时也是自今年8月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艺术研究院成立以来,该院整理、恢复“嘉阳河”川剧艺术优秀传统剧目的重要工作之一。
川剧,这个曾经为乐山市民带来无数欢笑的传统艺术,在体制改革之后,再次勃发生机,昂扬向上。
缘起“三江” 川剧艺术一“奇葩”
说起“嘉阳河”川剧艺术,在原市川剧团从事川剧艺术34年、担任团长7年,如今又是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艺术研究院院长的卫明,有着深切的感受。
卫明介绍,作为川剧艺术的重要流派,“嘉阳河”川剧艺术流传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流域,风行于乐山、眉山两市广大地域,并影响到相邻地市。它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则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明代永乐(公元1403—1424年)年间,犍为县龙孔镇就建有川主庙古戏台。”卫明介绍,之后,大量酬神赛会的古戏楼——万年台,在城乡各地陆续修建,为戏曲演出活动提供了表演场地,与此同时,出现了“聚歌儿演戏剧”、“做彩楼演梨园为神寿”的演出盛况。
到了清初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驻军乐山城的张献忠部将杨国明曾在军中“奏女乐演传奇”。据考证,这是四川戏曲史上最早出现有关女演员的记载。
之后,根据史料,在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本地最早的川戏班社——“子龙袍班”在犍为组建,演出《目连传》、《封神榜》等川戏。随之,各种川戏班社在乐山境内纷纷组建,川剧表演也日益深入寻常百姓中间,日益繁盛。
据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书中回忆,他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读中学时,小小的乐山城内就有“三座川戏班子”上演,可见当时川戏演出广受欢迎的程度。“这一切,都为‘嘉阳河\’川剧流派的孕育、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创造了有利的历史条件。”卫明介绍。
“由于本地区处于上坝和资阳河两条川戏河道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便于相互交流学习,广采博取,因而能融合诸家之长自成一派。”卫明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经过历代艺人不断传承,创新发展,终于使“嘉阳河”川剧艺术,这一地域特色明显、风姿别具的川剧艺术流派逐步形成、日趋成熟,成为川剧艺术大花园中一枝独放异彩的奇葩。
唱念做打 台风严谨成一派
“‘嘉阳河\’川剧演出剧目保留了大量的川剧传统剧目。”谈起该艺术流派的特点,卫明告诉记者,在剧目上,文武戏皆演,以文戏为主、武戏为辅,尤其擅长演出三国、列国戏及九楼十八配等剧目。除全本外,还能演出连台戏。特别是前辈们上世纪30年代创作、演出的“时装戏”、“无锣鼓戏”,在川剧舞台上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开创了川剧现代戏创作、演出的先河。
具体而言,“嘉阳河”流派在表演上强调整体艺术的和谐统一,讲究舞台规范,特别注重台风,形成了严谨的艺术风格。在继承传统戏曲程式的基础上,从刻画人物出发,将唱念做打融为一体,推陈出新,达到完美表现剧情、感染观众的目的。
在音乐和唱腔上,卫明介绍,“嘉阳河”川剧艺术在软硬场面、曲牌唱腔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唱腔音乐注重从本土文化吸取营养,对三江流域的川江号子、铜河号子,以及流行于夹江、峨眉、洪雅等地的“堂灯戏”等民间小调的音乐元素都有吸收运用,做到戏路宽、唱腔新,声腔以高腔、胡琴并重。“尤以胡琴戏,在继承‘浣派\’唱腔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并善于汲取兄弟剧种唱腔之长,来丰富、充实自己的唱腔艺术,从而独树一帜,形成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嘉阳河\’川剧艺术的这一特点,充分体现在老一辈艺术家身上。”卫明告诉记者,如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琼莲芳,于1928年加入乐山晏如班,拜“嘉阳河”名旦李绍琼为师。通过刻苦学艺,她深得“嘉阳河”流派的艺术精髓,以其表演细腻含蓄,身段神色俱佳,在观众中享有“秋水为神”的极高声誉。
建国后,为了“废”跷不废功,琼莲芳苦练“脚尖舞”终获成功。这种舞蹈技巧被戏剧界誉为“中国芭蕾”。她的代表性剧目《别洞观景》中白鳝扑蝶的舞蹈得到了省内外观众的喜爱和赞誉,该剧还被拍摄成艺术画册出版。
除此之外,被誉为“舞台上的西装少年”的小生傅幼麟、赢得“活关公”美誉的红生刘云深、著名丑角表演艺术家邱福新,以及被赞誉为“秋雨梧桐”的旦角石元秀、“跃”字辈的谢平安、王开华等等,都以自己的艺术修为,为“嘉阳河”川剧艺术的无穷魅力增砖添瓦,蔚为大观。
正是因为如此非凡的艺术表现力,使得“嘉阳河”川剧艺术广受好评,誉满天下。
卫明介绍,早在1954年,原市川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云深就受邀到北京中南海为毛主席演出;1965年,陈毅元帅、乔冠华等中央领导更是专程到乐山连看3场演出。观戏中,陈毅元帅高兴地赞叹:“乐山有三好,山好水好戏好”,给予乐山川剧艺术以很高的评价,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正是这样的赞誉和鼓舞,有力地推动了乐山川剧团的发展。”
勇于创新 传统现代双丰收
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在1982年省委、省政府第一次提出“振兴川剧”之后,以原市川剧团为代表的“嘉阳河”川剧艺术不墨守陈规,勇于改革创新,不断编排新的传统、现代川剧剧目,继续着新突破、新发展。
就在 “振兴川剧”提出不久的1984年10月,新创剧目《郑姑姑》、《桃村新歌》,于建国三十五周年国庆期间,由地区川剧团携往成都,参加省振兴川剧第二届会演,获得了领导、专家和群众的广泛好评。
尤其对于新编历史故事剧《郑姑姑》,当时的评论认为,该剧不落窠臼,以其独特的风貌、强烈的舞台艺术魅力,赢得了大家的广泛赞誉。对于现代戏《桃村新歌》,则认为在编、导、演、美、音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会演结束后,省文化厅还专门为这两个戏搞了静场全剧录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两个戏搞了立体声录音。
正是因为这样优异的表现,两个戏分别荣获省第二届振兴川剧会演优秀剧本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等奖项。“等于是下了个双黄蛋,双双获大奖。”卫明告诉记者,这对于一个地区级艺术院团而言,是很不容易的。
紧接着,1990年10月,传奇川剧《大佛传奇》获省第五届振兴川剧会演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优秀音乐奖等大奖;1993年10月,该剧再获全国地方戏曲(南方片)交流演出演出奖、优秀音乐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配角奖等;1999年10月,《天下一佛》剧目获中国首届川剧节金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
新编历史剧《大佛·海通》,由省川剧院、原市川剧团于2005年联合打造。正是这台歌颂一代高僧海通法师“自目可剜、佛财难得”高尚气节、充满深厚的佛文化气息和浓郁的巴蜀文化韵味的舞台艺术,再次把以原市川剧团为代表的“嘉阳河”川剧艺术魅力,推向新的发展高度。
当年12月15日晚,四川剧院的隆重公演中,来自成都的300余名观众,被精彩剧情和演员的生动表演深深感动。在接下来12月30日绵阳市涪江影剧院的演出期间,全场观众共鼓掌28次。“我们希望今后还能看到这样精彩的演出!”这是当时记者们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话。
因为其优异表现,2005年12月,《大佛·海通》剧目获省新剧目展演优秀剧目奖、优秀演员奖;200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大佛·海通》剧目进京展演,先后在北京长安戏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演出,受到各级领导、专家、同行和首都观众的高度评价和赞扬;同年5月26日,中央电视台11频道地方戏之窗栏目,播放了《大佛·海通》全剧。
不墨守陈规、勇于改革创新,是“嘉阳河”川剧艺术的最大特点。这方面的典型事例,当属原市川剧团于2008年对新版川剧《武林外传》的成功打造。
这年7月7日—10日,根据电视剧《武林外传》前传改编的新版川剧《武林外传》在长安戏院连演4场。剧中融合了变脸、喷火、藏刀等川剧表演的绝活,而人物对白则是现代版,传统川剧的锣鼓声腔与流行音乐大胆结合,充分展现了川剧特有的无厘头表现方式,收到了非常好的演出效果。
2010年根据经典折子戏改编的开年贺岁剧《丑与笑》,同样延续着这种风格,通过大胆改编剧情,活用雷人网语,来拉近川剧与现代人的距离,让老川剧迷过把瘾的同时,也让不少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并拍手叫好。
“实践证明,要扭转川剧观众减少的局面,关键还是要在川剧本身中寻找出路。”在当时的演出现场,卫明接受媒体采访时,些许兴奋地表示,“只有这样,才能稳住老观众,也找到了年轻观众,使传统艺术焕发出青春活力。”
改制改革 三条主线要弘扬
一方面,以原市川剧团为代表的“嘉阳河”川剧艺术,不断进取、不断突破自身,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另一方面,面对的却是专业人才匮乏、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陈旧等诸多困难和问题,二者一显一隐地存在着。
谈起人才问题,卫明给记者介绍了这样几组数字:“自1991年至今,原市川剧团已22年未进新人。剧团人员老化、行当不齐,艺术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全团演员23人,平均年龄45岁,弦乐演奏员也都已全部退休。”
据卫明介绍,按专业表演艺术团体要求,最少8年要注入新鲜血液,按照这个标准,目前院团演出阵容很难胜任大型剧目的排演。
正是由于川剧艺术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加上其他艺术表演形式的冲击,使川剧艺术市场竞争力相对减弱,院团生存和发展出现困境。
显然,如何弘扬川剧艺术,培养优秀的川剧艺术接班人,已经成为新成立的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艺术研究院开展业务工作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目前,这些问题通过努力,已经得到初步解决,并逐步得到改善。
2006年,通过引进民间资金300多万元,原市川剧团对剧场进行了全面的维修改造,重新打出“新又新大戏院”的招牌,使演出更加贴近观众,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和习惯,让冷清的剧场又重新热闹起来。“剧场改建以来,保障了川剧传统剧目和新创剧目的生产、排练和演出,使之成为四川省振兴川剧、发展演艺事业的重要基地。”卫明介绍。
与此同时,2008年,“嘉阳河”川剧艺术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嘉阳河”川剧艺术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得乐山市这项难得的艺术瑰宝,得到了经费、人员、机构等方方面面的支持与保护。
对于今后的发展,卫明告诉记者:“首先是传承,传承‘嘉阳河\’川剧艺术的优秀传统经典剧目;其次是展示,既要有阳春白雪的精品向外界展示川剧艺术,又要有大众愉悦的剧目服务于基层;最后就是研究,对‘嘉阳河\’川剧艺术的音乐、声腔、文本和整体艺术风格,进行深入挖掘、整理和研究。”
“三条主线,弘扬‘嘉阳河\’川剧艺术!”对此,卫明表示很有信心。
(图片均由市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川剧艺术研究院提供)
新闻推荐
手工制茶和手工抄纸用具占据展厅中心地带农耕博物馆掩映在翠竹水景中农耕博物馆吸引众多的游人参观▲▼农耕展品种类齐全■本报记者王京川宋亚娟邓里文/图金桂银桂,点点桂花飘香沐溪...
犍为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犍为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