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雯娟:爱心在延续

甘肃日报 2012-09-24 00:29 大字

本报记者 宜秀萍

9月12日,在省中医学院,记者采访了甘肃省第一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雯娟。或许是巧合,6年前,也是这个日子,张雯娟在北京履行了她的爱心义举,为一位素不相识、但血脉“相通”的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说实话,当时心里挺怕的,身体也有些不舒服。”回忆当年捐献的过程,张雯娟坦言。2006年8月,接到省红十字会配型成功的通知时,张雯娟临近毕业,正准备迎战专升本考试。那一年,她刚刚20岁出头,身高仅有1.51米,体重不足90斤,是甘肃省中医学院临床医疗系2004级专科班的在校生。

刚入校时,学校各个学生社团都在招收新成员,张雯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心社”。吸引她的是“爱心”两个字,当时,在她年轻稚嫩的心中,对医学生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定义:不仅要有“治病救人”的信念,更重要的是要满怀爱心、肩负责任、甘于奉献。

加入“爱心社”不久,省红十字会与学校联合开展活动,为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招募志愿者。得知这一消息后,张雯娟毫不犹豫报名参加,经检测合格,她和全校286名同学,有幸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中的成员。

2006年5月,她突然接到通知,她的造血干细胞基因6个点位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完全匹配,具备了捐献移植条件。像中了大奖一样,张雯娟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幸运。

“当时甘肃分库有2368人,唯独我配型成功了,几千分之一的几率呢,这还不算幸运吗?”张雯娟解释。

随后,中华骨髓库为张雯娟做了高分辨配型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与患者匹配,她的健康体检也顺利通过。不久,中华骨髓库正式通知张雯娟,9月7日赴京采集捐献造血干细胞。

张雯娟的父母是兰州市永登县中川镇的农民,朴实善良,没念过什么书,也不会讲大道理,但从小他们就以自己的言行告诉子女: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但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太陌生、也太重大了,在他们看来,失血过多对人都有伤害,更别说抽取骨髓了。

母亲得知张雯娟决定捐献后,心疼地阻止:“咱们给他捐钱都行,捐骨髓可不行,抽了对你身体伤害肯定很大,我不同意。”

为了说服父母,张雯娟专门请假跑回家里,将近半年来悉心学到的有关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尽可能简要通俗地讲给父母。善良的老人知道女儿做的是好事,应该支持,但心疼是免不了的。临行时,他们一再嘱咐:“能救人是好事,你是学医的,治病救人是你应该做的,但你一定要注意身体,照顾好自己啊!”

带着亲人的嘱托,带着同学的祝福,带着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9月7日,在表姐和省红十字会一名工作人员陪同下,张雯娟来到北京,入住空军总医院。

造血干细胞移植量与患者的体重成正比,接受捐献的患者体重85公斤,差不多顶两个张雯娟。在“救人一命”信念的支撑下,张雯娟克服恶心、头晕等诸多不适,以瘦弱的身躯完成了两次造血干细胞采集,满足了患者移植的需求。

2007年,省红十字会对这位患者进行了回访,反馈结果表明骨髓移植非常成功,患者已经恢复健康,回到了工作岗位。听到这个消息,张雯娟开心极了。

2009年,在甘肃省中医学院继续攻读完本科学业后,张雯娟留校做了年级辅导员。为了将爱心更好地延续下去,已经承担了大量繁琐工作的张雯娟又主动请缨,申请担任了“爱心社”指导老师。如今,在她和同事的带领感召下,社团成员已经发展到700人。来自省红十字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自张雯娟成功捐献骨髓干细胞之后,截至目前,甘肃省已有17人成功完成了捐献;甘肃省中医学院先后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了中华骨髓库甘肃分库的采样活动,有555名学生体检合格,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截至目前,甘肃分库入库血样资料已达2万余份,其中70%是在校大学生。

新闻推荐

课堂运用讨论法的注意事项

永登县红城中心学校  甘建设教学实践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合理、有效的运用讨论,这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

永登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永登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