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党的基层“细胞”

广西日报 2012-07-05 19:10 大字

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杨天台 覃燕由 韦鹤群

如果将党组织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基层党支部就是最小的细胞,支部书记似细胞核,党员则是神经末梢。

如何让基层堡垒永葆活力,激发农村基层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员持续保持创先争优的内生动力?这既是基层党建的永恒命题,亦是今年基层党组织年活动的主题。

来宾市积极深化近年来在全市农村基层开展的争创“五好支部”、争做“五会支书”、争当“五星党员”活动,创新建立以“支部评绩定级、支书评能定级、党员评星定级”为主要内容的“三评三定”制度,将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做法拓展引入到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员队伍中,在农村基层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对于来宾市的这项工作,自治区党委一位主要领导批示:来宾市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中,开展“三评三定”活动,很有创意,也是创先争优的不竭动力。

1 “绩、能、星”三指标

锁定党组织、干部和党员

新闻情景:今年初,武宣县委组织部组织工作组对该县所有村屯的党组织、干部和党员情况进行调查。东乡镇在对三多村党总支书记刘某进行评能定级时,发现党员、群众对其满意度很低,镇党委派出调查组调查,发现刘某工作有违纪嫌疑,随即进行立案检查核实。查清事实之后,对三多村党总支书记进行调整。

来宾市委组织部领导介绍,今年初,该市县乡三级联动,组成类似工作组150多个。摸底后,将分类细化量化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员的评定标准。

延伸阅读:村党组织主要评“绩”。围绕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五好”目标,将主要指标分为党组织带头人、工作思路、工作制度、活动阵地、保障机制、工作业绩、群众评价等7项指标,细化为34项具体指标,赋予各项指标具体分值,总分为100分,根据村党组织评分情况分别定为“好”、“较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村党组织书记主要评“能”。围绕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引领能力等要求,确定5项考评指标,细化为18个具体考评要素,总分为100分,根据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得分情况评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农村党员主要评“星”。围绕“创业之星、带富之星、服务之星、维稳之星、文明之星”进行评定,每类“星”满分为100分,其中综合素质部分细化为4项指标,占40分,“星”类部分每类“星”细化为4项指标,占60分,考评得分超过80分的,即可定“星”。获一类“星”为“一星”党员,以此类推,最高为“五星”。

2 “自评、测评、考评、点评”

分类评级“全覆盖”

新闻情景:忻城县马泗乡马泗村有20个自然屯37个村民小组,1550户6324人。设立村党委一个,下设10个党支部。3月27日,马泗村100多名党员围坐在党员活动室里,召开了一次别具一格的党员会议。

“根据上级党委要求,我们将对本村党委以及所属的10个党支部进行分类定级。”村党委书记欧高龙的开场白简洁而明确。

“我们村党委班子团结,带富能力强,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成效显著,应该评为先进。”党员们纷纷发言。

随后,党员们就分类定级、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农民致富等遇到的困难纷纷提出问题。最后,决定将村党委和3个党支部评为“好”、4个党支部评为“较好”、2个党支部评为“一般”,1个党支部评为“差”。

目前,该市724个行政村党组织和4.58万名农村党员中,评出“好”的村党组织240个,“优秀”的村党组织书记315名,“五星党员”3868名,分别占总数的33.1%、43.5%、8.5%。

延伸阅读:该市对基层党组织、干部和党员的测评采取“四评两公示”的办法开展分类定级,即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自评”、党员大会“测评”、乡镇党委“考评”、联系领导“点评”,自评和上级党组织定级后分别进行“公示”。首先是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自评”。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座谈会、谈心会等,找党员、村民代表、群众谈心谈话,了解掌握党员群众对其工作评价,在此基础上召开支委会,总结工作业绩,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分别对照“绩”和“能”的评定标准进行自我评定,并将自评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党员则对照评定标准申报相应的“星”,要求每名党员至少申报一类“星”,可同时申报多类“星”。其次是党员大会“测评”。召开全村党员大会,村党组织负责人在会上进行述职,党员对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的工作进行民主测评,同时对照标准对争“星”党员进行量化评分,平均分为最后得分,将量化结果在村党务公开栏公示。同时,村党组织还通过发放问卷调查表、上门走访等形式,采取“上级点、群众提、互相帮”办法广泛开展问题查摆工作,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再次是乡镇党委“考评”。乡镇党委成立考核小组,党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通过实地察看、审阅资料、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等形式,结合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的工作业绩、年度目标考核、民主测评得分、平时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意见,由党委会最终确定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的定级(等次),评定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党员创“星”由村党组织初定,报乡镇党委复核审批。最后是联系领导“点评”。乡镇党委负责人、挂点联系的党员领导干部结合相关情况,对村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进行“点评”。村党组织书记根据创“星”情况对党员进行“点评”。

3 “自身改、结对帮、上级促”

激发动力注入活力

新闻情景:近日,来宾市对23个被综合评价为“较差”的村党组织,实行市、县党委常委联系包村负责制,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进行集中整顿。对不胜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及时调整,选派机关党员干部担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驻村整顿,对不合格的农村党员提醒告诫,抓好教育培训。

为促进“结对帮扶”工作,今年该市还从市、县两级机关选派156名干部担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选派1492名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驻村工作,组织1580个机关党组织、1.73万名机关党员干部分别与村党组织、农村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管理制度、建设活动阵地等,落实发展项目280多个、资金3500多万元,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2.6万多件,形成“百名第一书记扶贫攻坚、千名指导员驻村指导、万名干部结对帮扶、十万党员创先争优、百万群众得到实惠”的工作格局。

延伸阅读:该市采取多种有效方式,整合资源力量,抓好整改落实,努力推动后进转化和晋位升级。一是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自行落实整改。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分别根据定级等次制定出各自的创先、创优、创星晋位升级目标,对存在问题逐一制定整改计划,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整改责任,向党员群众作出公开承诺并在党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机关党组织“结对帮扶”协助抓整改。全市组织开展“万名干部入乡住村”活动,建立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联户、指导员驻村“挂包联驻”制度,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农村与群众开展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欢乐,同学政策、同谋增收“六同”活动。三是上级党组织强力促整改。按照“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要求,对处于“领先状态”的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继续加压,争创品牌;对处于“中间状态”的,激发活力,赶超先进;对处于“后进状态”的,强力整顿,推动转化。该市市委组织部部长庞标益介绍,为不断激发创先争优动力,来宾市将开展“三评三定”的做法形成长效机制,每年都对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员开展一次集中评定、集中授星,要求每年都有提高,实现晋位升级。

新闻推荐

忻城:“生态移民”入城甩掉“穷帽子”

本报记者陈坤本报通讯员黄大华上联:走出深山感党恩;下联:入住城市谢政德。近日,记者走进忻城县城南新区崭新的廉租房小区,户主樊绍全新家门口崭新的对联格外惹眼。在去年5月以前,樊绍...

忻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忻城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