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群众的愿望,办事的方向

广西日报 2011-12-29 20:02 大字

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通讯员 杨天台 韦鹤群

群众的愿望,就是办实事的方向。

今年,来宾市除做好自治区“规定动作”为民办10件实事外,还增加了体现来宾特色的10件实事——全面完成农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每个行政村完成1-2公里的水利渠道硬化、每个行政村建有1个垃圾池和1个公厕等。截至12月中旬,今年的20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已经基本完成。

一年间,20件实事,化作一幅幅温馨感人的图景。

农民家门口享受公共服务

近日,来宾市兴宾区大湾乡东番村的公共厕所和垃圾池投入使用,村民们专门制定了公共卫生制度和垃圾回收制度,村容村貌为之一新。

这个变化源于群众意见:农民反映大型表演比赛观众太多时,如厕不便,垃圾遍地,希望政府在建舞台、球场的同时建公共厕所和垃圾池。

很快,群众的愿望成为来宾市委、政府为民办实事的决议,在全市每个行政村建设1个垃圾池和1个公厕。

12月20日,武宣县黄茆镇尚文村公共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室里,几个老年人正在对弈;图书室里,孩子们在享受知识的滋养;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农事村办点也进驻到这里,办事人员用上了电脑。

自2009年以来,来宾市在多次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启动了一场以“求知、求技、求乐”为目的的民生工程:在全市每个行政村集中建设一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包含文化、体育、卫生、科技培训等服务功能。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每个行政村都建起了篮球场、文艺舞台,500多个村建成了科技文化卫生计生综合楼,尚有189个村未完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综合楼建设任务。于是,这项收尾工作在今年初被列为来宾市自选为民办实事的首项任务。截至12月中旬,这项工作全面完成。

至此,来宾市将功能齐全的公共服务送到了全市农民的家门口。

“治旱梦”即将成为现实

“今年初,全村翻新和新修了干渠5.6公里、毛渠12公里,直通田间,几乎覆盖了村里近2000亩甘蔗和水田。因为修了小水利,今年这个干旱年,依然增产一成。”来宾市兴宾区长叨村党支书韦凤恒说起田间小水利建设时感慨不已。

韦凤恒说的田间小水利建设,是去年和今年来宾市为民办实事的一个具体项目——每个行政村完成1-2公里的水利渠道硬化。截至12月中旬,已建成小型水利渠道1100多公里,超过年度建设任务。来宾市委书记张秀隆介绍,来宾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5000公里小型水利渠道,有效灌溉面积将提高80%以上。

对于桂中旱片200多万群众来说,彻底抛弃“靠天吃饭”是几代人的梦想。随着,桂中治旱乐滩引水灌区工程和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顺利推进,这个梦想即将变成现实。

总投资38.13亿元的桂中治旱乐滩引水灌区工程,建成后可解决12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一期工程今年于7月31日正式开工。近日,记者来到修建中的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一期工程三标段的加旦-良马隧洞。只见隧洞口,运送沙石的货车进进出出,一派繁忙。该标段项目负责人介绍,预计该隧洞明年3月与第一标段上古岭隧洞口同时完工。届时,附近5万多亩耕地将彻底摆脱干旱。

与此同时,总投资39亿元的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正在实施“百日攻坚”,预计一期工程明年3月完工,2期工程明年12月完工,项目实施完毕后,预计可新增耕地10.4万亩,使桂中旱区变成桂中粮仓、鱼米之乡。

百姓幸福正在不断延伸

截至11月30日,全市为民办实事的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开工率100%,竣工率64.8%;截至11月30日,全市已完成村屯巷道硬化任务394个,完成任务131.3%。

政府铺就民生路,百姓幸福在延伸。短短几年,来宾广大农村不仅修了路、建了楼、硬化了巷道,而且大兴文明之风,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一个新成立、后发展城市,基础差、底子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差,民生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必须更加重视民生问题。”该市主要领导多次表示。

针对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来宾市掀起了一波波建设热潮。教育、医疗和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新建成祥和小学、来宾六中,新的市人民医院即将投入使用、来宾高中已经建成,教育园区正在紧张筹建中。

公益性基础设施不断夯实。金海公园、农民体育馆等均于今年投入使用,总投资约25.48亿元的“桂中水城”项目正在加紧实施,来宾人的“水城梦”正款款走来。

新闻推荐

思想解放催生“武宣速度”

韦家玲杨振文陈冬梅白云石加工区项目、二塘物流园项目、东强混凝土搅拌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在同一天开竣工。城东新区项目工作顺利推进,企业里活跃着党员干部服务生产的身影,乡镇干部...

武宣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武宣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