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打好脱贫攻坚战 共享美好新生活

来宾日报 2016-12-08 00:00 大字

来宾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切实做好旅游扶贫文章,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当前一大批旅游扶贫项目已开花结果。图为游客在武宣东乡下莲塘的花海中拍照留念。(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李冠才 摄)

说来宾“穷”,不为过,但面对脱贫攻坚,来宾有志气,有勇气!

所辖6个县(市、区)中,金秀瑶族自治县、忻城县为国定贫困县,象州县、武宣县为自治区贫困县,合山市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就连唯一的城区兴宾区经济基础也非常薄弱。“十二五”末,来宾市共有个贫困村、.3万贫困人口,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脱贫攻坚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首战,意义重大。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今年2月,来宾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年要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5万人。

近一年来,来宾市上下手拉手心连心,精准发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用心血和汗水交上了一张过硬的成绩单:截至月底,全市完成脱贫“双认定”2.万户8.万人,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8.4万人年度减贫任务。

产业扶贫重特色

忻城县的薰衣草庄园这两年来大有名气,当地政府利用扶贫、旅游、乡村建设、土地整合等多种政策优势融合其中,硬是从石头缝里“种”出一片4A级的花海景区来,这种旅游扶贫方式值得研究推广。

然而,对于忻城县的脱贫攻坚而言,一片薰衣草不能代表全部。由于地处山区,地理和资源特点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忻城县的发展,面对贫困,忻城县党委、政府把目光紧紧锁定在转化资源劣势上。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忻城县委书记谢大研谈到:“忻城要在巩固过去甘蔗、桑蚕、金银花三大支柱产业的基础上,增加百香果、育肥牛两大新兴支柱产业,拓宽农业产业效益来源。”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忻城县的确通过转变思路取得了成效。目前,该县累计投入产业扶贫项目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达万元,重点巩固了珍珠糯玉米、甘蔗、桑蚕、金银花传统支柱产业,开发了以百香果和育肥牛为主的新产业,并以“政府+银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带动、电商扶贫等模式,创新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纵观全市,产业扶贫稳步推进,呈现着特色突出、效果明显的特点,撑起了来宾市扶贫攻坚的半壁江山。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思路,目前来宾市已基本形成以“忻城和象州的种桑养蚕、金秀的茶叶和水果、武宣的水果和肉牛养殖、合山的澳洲坚果、兴宾的水果和甘蔗”为主导的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点扶贫产业格局。

当前,产业扶贫项目对全市“十三五”个贫困村实现了全覆盖,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9万户.1万人受益。同时,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年预脱贫摘帽的个贫困村均培育了2~5个特色优势产业。

金融扶贫“造活血”

合山市岭南镇里兰村杨宝才、杨泰希等5人于年合作种植了多亩柑橘。今年3月,杨宝才以“政府+公司+银行+合作社+贫困户”种养新模式,成立了合山市红水河谷种植合作社。由于合作社有政府引导、合作社自负盈亏并保证分红收益等政策,目前已有户贫困户加入。

为鼓励合作社发展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合山市制定了《合山市年***奖励办法》,规定公司、企业、合作社吸纳贫困户用工且使用半年以上的,每人每月给予元补助。截至目前,合山已有家合作社投资.万元,共带动户贫困户发展水果、蔬菜、畜禽、水产等产业,产业覆盖率达.7%。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加快扶贫的有效载体,今年以来,来宾市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全市预脱贫的个贫困村共培育农民合作组织个,因地制宜采取了“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基地+电商”等9大产业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增收。

为保障资金服务到位,来宾市创新金融扶贫服务方式,努力扩大扶贫贷款授信额度和政府贴息贷款规模,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破解扶贫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扶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脱贫。

特别是来宾市加强与自治区扶贫办对接并获得极大支持。今年春节刚过,市长雷应敏立即率队到到自治区扶贫办汇报扶贫工作,寻求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目前,所请求的资金到村到户试点、对产业开发和基础设施项目资金需求给予适当支持、优先安排贫困村及贫困户资产受益性试点项目等事项,均得到落实和支持。

金融扶贫为解决贫困户担保难、贷款难、发展难问题提供了后盾支持。截至今年月底,各县(市、区)共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万元,给贫困户评级授信.6亿元,并根据评级授信额度给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户8.亿元,占预脱贫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到位创历史新高,全市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达6.亿元,与去年同比翻了三番以上。

多种模式精准发力

今年月日,兴宾区凤凰镇举行易地搬迁分房现场签约仪式,符合条件的户贫困户共人领到了新房钥匙,这些贫困安置户还能就近实现就业。“十三五”期间,兴宾区易地扶贫计划投资6亿元,易地扶贫搬迁对象人,分4个年度实施。

今年,来宾市计划建设搬迁安置点个,搬迁户人,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今年以来,来宾市继续深化拓展近几年创新实践的易地扶贫搬迁“四种新模式”,深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截至月底,已开工项目个,开工率%;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投资完成率.%;竣工住房套,住房竣工率.%;已搬迁入住人,入住率.%。

在认真分析来宾市市情后,市委书记农生文指出:“脱贫工作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产业扶贫,二是易地扶贫搬迁,三是金融扶贫。”

扶贫攻坚精准与否,要根据贫困户不同的贫困原因、致贫特点,量身定做“药到病除”的扶贫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来宾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精神,落实“一帮一联”措施,对照“八有一超”“十一有一低于”“九有一低于”标准补好“短板”。全市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力,力求精准。

市扶贫办主任韦兆坚说:“来宾市扶贫攻坚工作精准到村到户,根据群众意愿选择项目,实行规划到村、项目到户、增收到人的措施。”

当前,来宾市各项扶贫措施稳步落实,按贫困县“九有一低于”的十项脱贫标准,今年预摘帽的合山市已全部达标;按照“十一有一低于”的脱贫标准,来宾市今年预脱贫的个贫困村(含5个自我加压)已按照标准完成县级自查验收和市级核验工作,等待自治区核验;按照“八有一超”的脱贫标准,截至月底,全市已完成脱贫“双认定”2.万户8.万人,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8.4万人年度减贫任务。

□本报记者 刘京平 通讯员 陆锋

新闻推荐

适应新课改“灌输”变“互动”

梁正敏正在使用“白板”设备上课。新学期,新气象。9月6日下午,当记者走进位于省道307线旁边的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那安小学时,一阵花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干净整洁的校园,崭新的教学楼,更是让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