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守望只为瑶山娃

来宾日报 2016-09-13 00:00 大字

陶学诗作宣讲报告。

他坚守在条件艰苦的大瑶山村屯小学,37年来一直没变;山高林密,他用“一根扁担”挑起一个学校的教学用品,延续了山村小学的书声琅琅;他“化缘”100多万元,让一座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学校矗立在大瑶山之中;他实施集中办学,比国家指导撤点并校的文件早了4年……他是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中心校十八家小学的校长——陶学诗。

守望大瑶山37年,他不忘初心——只为山里的孩子能多读书,不因没文化而甘做苦力活。

不忘初心 为让山里娃多读书

1978年,有初中学历的陶学诗算是金秀大瑶山中的文化人,在“一工一农”政策的推行下,21岁的陶学诗被生产队(现忠良乡永和村委)安排参与建设金秀的和平、石啄两座水电站。1979年电站建成后,陶学诗便留在和平水电站做一名工人。

“在水电站每月工资32块,还能在生产队记劳动工分。”陶学诗回忆,当时他到了水电站,看到文化程度低的人往往被安排做苦力活,有初中、高中文化的人,安排的工作要轻松得多。

“没文化,就意味着挨做苦力活。”1979年恰逢招聘民办教师,当时民办教师每月工资13元,村委统筹每月补助10至11元,陶学诗毅然选择教师这个岗位,他说:“最初的想法就是让山里的孩子多读书,掌握文化知识,将来能少做苦力活。”

陶学诗选择到最偏远的龙安教学点。“龙安村民世代刀耕火种,因为人烟稀少,去龙安根本算不上有路,有很长一段路是沿着河边走的。”陶学诗告诉记者,他先后在龙安、土县两个偏远山村教学点执教6年,也在深山老林走了6年。“虽然很苦,但是想到山里人的这份苦,自己才更加要坚持,目的就是让山里的孩子有书读,有文化,将来少受苦。”陶学诗说。

集中办学 延续山村书声琅琅

1985年,陶学诗通过考试,从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他留在永和村委驻地的村校上课。1988年,陶学诗当上村校校长,一当就是28年。

“永和村委有8个村屯教学点,每个村屯都只有小路、山路。”陶学诗回忆,教学点年久失修,1999年,很多教学点成为危房,一些教学点只能借民房来上课。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积累,陶学诗认真研究当地人口的发展规律和村屯分布情况、瑶山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把村校所管辖的8个教学点合并起来,创立一所民族寄宿制小学。

陶学诗的提议很快得到落实。但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学生上学路难走的安全问题,二是校舍不够用的问题。

为了解决学生上学安全问题,陶学诗提出由老师分片护送学生,按照村屯位置划分,一名老师负责一到两个村屯,周五下午送学生回家,周日下午到村里接学生上学。

山路难走,一个来回就要五六个小时。“刚开始,老师们都反对,我就带头护送学生,而且选了两个最偏远的村屯。”陶学诗说,其他老师看到他这样做,最后也就没什么怨言。

老师们的辛苦付出,换来了大山中的书声琅琅。“虽然很辛苦,但是觉得值了。”陶学诗说。

引资百万 山村学校华丽变身

建校之初,由于旧校舍是严重危房,全校师生住宿和上课全部借用群众的房子;没有床,就睡在地板上;没有后勤人员,教师们课后下厨房为学生烧饭煮菜。为了尽快建校,落实建设启动资金,陶学诗带领老师们多次连夜走山路下到各村屯,走家串户发动群众献工献料、平整建校场地,搞好“三通一平”工作。此外,他还多次跑到县里10多个单位找有关领导,通过各种努力,最后争取到100多万元的资金,在大山之中建好了教学楼、宿舍楼、操场等设施。后来,他又争取资金,购置了电脑,安装了宽带网,为全校师生打开了解山外世界的窗口。

由于办学有思路,管理有办法,陶学诗带领全校师生努力多年,十八家小学从原来教学成绩在全乡榜上无名到现在连续13年获奖,学校被确认为全县村级寄宿制示范学校,吸引了本县和周边县很多学校来参观学习。

陶学诗今年已经59岁,他告诉记者,目前仅十八家屯就培养出了8名大学生,每个村屯都出了大学生,这是他37年来坚守山村学校最大的光荣,也实现了选择教师职业最初的心愿——让大山里的孩子有书读,有文化。■晚刊记者 吴清文

新闻推荐

欲登圣堂观日出 被困悬崖忙呼救

深夜找到被困人员。(金秀瑶族自治县森林公安局供图)来宾网-来宾晚刊讯(记者吴清文通讯员梁金)记者昨日从金秀警方获悉,南宁4名驴友采用探险露营的方式,欲登顶圣堂山观看日出。不料,他们从未经开发路段进...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守望只为瑶山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