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拓荒牛”耕耘十载 红水河畔立新城

广西日报 2012-12-28 18:47 大字

杨天台 韦鹤群 文/图

10年前,一个县城,一片甘蔗地;

10年后,一座新城,高楼林立,人气兴旺。

10年前,来宾新建地级市,广大干群发扬“拓荒牛”精神,开始在一张白纸上描绘一座新城;

10年后,来宾城北新区崛起,城市面积扩大一倍,经济总量更是翻了两番,“三求”文化惠农工程、基层党建、城区警务改革等工作品牌在全国、全区打响,许多“来宾模式”、“来宾经验”得到推广,“天下来宾、来者上宾”的城市名片更加响亮。

2012年12月28日,来宾市迎来建市10周年的喜庆日子。抚今追昔,来宾正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城,变成了一座初具规模有一定影响力的桂中新城。

城建篇 “富规划,穷建设”绘新城

谈及来宾市城市的变化,人们不禁感叹:变大了,变美了!

变旧城为新城,变小城为大城。城市人口由建市之初的10余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30多万人。城北新区、来华投资区已具现代化城市雏形。来宾市最新的变化始于2008年,新一届班子提出了“富规划、穷建设”的理念,在人、财、力方面对规划给予倾斜。新总规规划的来宾中心城人口从43万人扩大为84万人,建设用地规模从49.5平方公里扩大为110.4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基本上翻了一番。

“‘富规划、穷建设\’的科学思路促进了城市面貌的变化。”不少专家如此解读来宾的变化。

“富规划”,给科学建城预留了广阔空间。来宾决策者本着对城市负责的态度,坚持城市建设,规划先行。2008年以来,累计投入规划编制经费1亿多元,是建市后前5年总和的2.6倍。2008年下半年,新规划体系基本成型,2009年4月获自治区批复。

“穷建设”,是以灵活的方式,用有限的钱办更多的事。城市建设需要资金投入,来宾市本级财力贫乏,钱从哪里来?除向金融机构贷款外,还通过BT、BOT等多种建设模式,解决了桂中大道延长线、教育园区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设资金。该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来宾市本级的城投公司、水投公司等投融资新平台已经建立,各县(区、市)也组建或正在筹建各自的投融资平台。

此外,来宾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全市城镇人口达91万人,城镇化率由2005年的25.96%提高到2010年的33.5%,年均增加1.5个百分点。

工业篇 农业地区到工业城市

建市之初,来宾市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地区。为加快发展步伐,来宾市委、市政府确立并始终坚持工业核心发展战略,实现了工业增加值超过农业增加值的重大突破,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升,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第一力量,来宾正式跨入工业城市行列,正朝着“广西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进。

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02亿元,相比2002年的52亿增长近9倍。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35.1%提高到近50%,形成了以电力、冶金、制糖及综合利用为支柱产业,铝业、浆纸、茧丝等产业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市工业区、武宣工业区、合山产业转型工业区、象州石龙工业区获自治区A类产业园认证,园区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市工业区总产值于今年首次突破300亿元,形成了“一区四园五带”的工业布局。循环经济发展成效明显,建成全区第一家垃圾焚烧发电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糖业循环经济体系,在全区首创“热电联产”模式,成为广西工业园区集中供热的典范。

此外,产业结构实现了由单一到多元发展的转变,铝业、农林产品深加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建材、石材、制药等特色产业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陶、修造船、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新兴产业填补了产业发展的空白,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民生篇 “小财政”撬动“大民生”

民生问题无小事,百姓利益大于天。

得益于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实施,该市724个村全部完成1-2公里的小型水利渠道建设;截至今年底,这项工作在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已建成水利毛渠近8000公里。

该市不断加大对民生建设投入,把钱用在刀刃上,着力解决群众最迫切、最需要、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批民生工程相继启动或如期完工。自2009年初开展的“求乐、求知、求技”惠农工程,总投资2.5亿元,搭建了农村文化平台,将村级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整合起来,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如医疗服务、计生服务、文化服务等都在这一平台得到体现,基本实现了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让农民在家门口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舞台。

政府铺就民生路,百姓幸福在延伸。短短几年,来宾广大农村不仅修了路、建了楼、硬化了巷道,而且大兴文明之风,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近年来,针对医疗、教育、住房等群众关心的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来宾市掀起了一波波建设热潮:新建启慧幼儿园、祥和小学、来宾六中、来宾高中、市人民医院、教育园区等均建成并投入使用。

公益性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人民公园、金海公园和翠屏山公园、农民体育馆、文化艺术中心等民生工程也已完工。

值得一提的是桂中治旱乐滩引水灌区和桂中土地整治工程获批并开工建设,圆了桂中旱片几代人的治旱梦。

经过自治区和来宾市几届班子的不懈努力,桂中治旱乐滩引水灌区和桂中土地整治这2项获国家批复,并分别于2010年7月31日和11月12日开工。项目的建成,对来宾农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历史意义,来宾的农村面貌和生产生活条件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桂中治旱乐滩引水工程位于来宾市境内,灌区以乐滩电站水库作为水源,灌溉下游两岸4个县(市、区)27个乡镇,设计灌溉面积为128.79万亩,灌区干渠总长214.86公里,项目估算总投资39亿元,可解决121万人口的饮水问题。桂中土地整理工程涉及6县(市、区)、59个乡镇、331个行政村。建设总规模为13.33万多公顷,预计新增耕地面积6956.11公顷,平均出地率为5.22%。目前,这两个项目正在桂中大地如火如荼的推进。今年3月,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工程与土地整治工程在忻城县正式“会师”。

党建篇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来宾市始终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创出了不少工作品牌。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三个五”创先争优活动为重点,率先实施村级干部选拔培养、教育培训、激励保障、管理监督等四项机制,探索建立以支部评绩定级、支书评能定级、党员评星定级为主要内容的“三评三定”制度,创新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方式方法,选拔干部不论资排辈,变“伯乐相马”为“疆场赛马”的“公推差选”,均得到了中央和自治区领导的充分肯定。

去年,来宾市又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和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创新开展“学文件”活动,干部素质明显提高,作风明显好转,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得到了自治区党委的肯定,并向全区推广。

10年来,来宾市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动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凝聚了人心、凝集了力量,有力推动了来宾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十年来宾的十大精彩之笔

1.辙地设市

2002年,国家对原柳州地区的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撤销柳州地区和来宾县,设立地级来宾市和兴宾区。撤地设市对克服地、市同驻一地在管理上带来的诸多问题,对合理划分桂中地区的行政区域,促进区域经济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差别考核

为了解决金秀大瑶山保护与开发的难题,保护珠江重要水源林,从2008年开始来宾市对金秀实行“差别考核”,以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取代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工业化建设,成为该县的经济社会发展管理考核的首要目标。“差别考核”让金秀瑶族自治县根据本县资源发展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产业,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同步推进。随后,来宾又对山区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忻城县、资源枯竭型城市合山市实行差别考核。

3.“三求”文化惠农工程

2008年下半年,来宾市在全市乡村实施了旨在加快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推进公共文化均等化的“三求”(求乐、求知、求技)文化惠农工程,形成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来宾模式”。目前,来宾市已实现750个行政村村村有公共服务中心文化综合楼,村村有篮球场、文艺舞台、农民文艺队的目标,各种文艺演出、科技培训和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来宾模式”得到了中央和自治区的充分肯定。2011年,来宾因此成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及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城市。

4.“三个五”争创活动

2009年以来,来宾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中,组织开展以争创“五好支部”、争做“五会支书”、争当“五星党员”为内容的“三个五”争创活动,有效激发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为推动农村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注入了强大动力。2010年,来宾市“三个五”争创活动入选2010年度广西组织工作十大新闻,荣获2010年度广西组织工作创新成果奖。

5.循环经济发展

来宾市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来宾市建设了广西首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在广西率先实行园区“集中供热”。广铁公司在全国铁合金生产企业中,首创废烟气余热进行发电。同时,来宾市积极推动糖业生态建设,已发展成为糖、浆纸、酵母及其抽提物、酒精、生物肥、热电联产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6.打造“桂中水城”

为了提升城市特色和魅力,来宾市以“富规划,穷建设”为理念,重点推进“桂中水城”建设。“桂中水城”项目预计总投资25亿元,全程主干渠道总长约60公里,包括四湖十三渠。项目建成后,基本实现“一条旅游线、两条特色街、三大景观湖、四条景观带、十八座桥”的总体框架,市区人居环境将得到彻底改善。

7.桂中治旱

广西桂中治旱乐滩水库一期工程总投资为26.5亿元,工程干渠总长89.1公里,设计灌溉面积54.68万亩,同时可为灌区内92.23万人口和约43万头牲畜用水提供水源。二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74.11万亩,工程效益可覆盖来宾市兴宾区和南宁市的宾阳县10个乡镇52万人。一期工程于2010年7月工程开工建设,今年3月首期项目发挥效益,为忻城县红河渠灌溉解决抗旱补水3.5万亩,桂中人民千百年的治旱梦想正逐步形成。

8.土地整治

来宾市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共126个项目,实施总规模185万亩,总投资36亿元。工程建设将实现增地9.45万亩,增粮1.85亿斤,建设30个示范型村庄,300个改建型村庄,聚合涉农资金已达5.91亿元,实施结合城乡用地增减挂钩试点项目3个,建设153.87万亩高标准农田,总体实现“节水、增粮、增地、村庄整治、聚合资金”五大目标。

9.警务机制改革

2011年1月,来宾市公安局在广西率先实施警务机制改革,成立了广西第一支新型警种——城区警务警察支队。警务机制改革将打击街面“两抢一盗”犯罪列为重要职能之一,突出打击重点。工作启动以来,城区警务警察支队在打击“两抢一盗”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案件大幅下降,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

10.乡村少年宫建设

为着力解决农村未成年人课外活动场所缺乏问题,加思想道德建设,满足其成长需要,来宾市2012年5月底全面启动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目前,全市66个乡镇少年宫、724个行政村、47个社区村少年宫已建成,在全广西率先实现了乡村少年宫全覆盖。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114.71

2002-2011年来宾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图示

地区生产总值

全部工业总产值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单位:亿元)

82.50

52.19

126.30

92.39

63.36

154.75

125.55

90.46

165.22

146.78

104.35

200.06

181.73

130.32

235.45

232.84

172.63

273.47

284.08

211.59

303.14

289.52

223.91

405.22

427.52

368.28

511.64

568.16

502.11

新闻推荐

接地气 聚人气求实效 ——来宾市推进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活动纪实

本报记者卢彬彬本报通讯员罗珊龚坚近年来,来宾市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程中,工作重心下移,借势“三求”(求知、求乐、求技)文化惠农工程,在农村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

金秀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金秀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