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农民收入增速何以远超GDP

广西日报 2011-07-26 21:18 大字

本报记者 陈 坤 本报实习生 罗 婧

来宾市上半年年中工作会议上,这样一组数据引人关注:农民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3%,GDP增长15%,农民收入增速不但跑赢GDP,而且远超GDP。 曾经,GDP增速在前,农民收入增速靠后,已经成为惯常现象。今年上半年,来宾农民收入增速何以大大超过GDP增速?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该市农业部门、各县市农业产业和农民,探寻这一令人惊喜变化的背后原因。

特色产业成气候

农民增收节节高

探寻来宾农民增收,离不开两个关键产业——蔗糖和桑蚕。“在来宾,近半农民跟这两个产业息息相关。”来宾市农业局局长潘启勇告诉记者。

受糖价高位运行的拉动,来宾甘蔗种植面积达到259.98万亩,同比增长3.35%;桑园总面积达52万亩,新增2.5万亩,1-6月,全市蚕茧销售收入预计达12亿元,同比增长71.4%,创下历史新高。

潘启勇分析,从深层次来看,是因为甘蔗、桑蚕这两大特色产业在来宾已经形成气候,蔗糖产业经过十多年经营,已经形成一条国内领先的循环经济产业链,蔗农的利益已经跟糖企利益一体化;而桑蚕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布局,也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目前来宾市已有缫丝厂9家,蚕丝被加工企业17家,桑杆实用菌厂4家,桑园高产栽培、标准化小蚕共育等高效养蚕技术已经广泛推广。农民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又遇到市场行情好,增收步伐自然加快。

在来宾,特色农业产业还有很多,比如象州的大米、金秀的茶叶、武宣的食用菌、忻城的金银花等,这些产业正在走上产业化道路,形成“龙头企业+农户+协会”模式。

7月是金秀瑶族自治县的旅游旺季,县城多家土特产商店宾客盈门,游客都要带点当地的“土货”。记者了解到,这些“土货”都是当地农产品经企业生产加工和包装后,成了城里人的“抢手货”。“现在有了加工企业来收购,茶叶可以从晒场直接进加工厂,省事多了,价钱也稳定。”金秀镇六段村委会主任莫凤莲说。

近年来,来宾市培育了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其农产品原料涉及水稻、花生、蘑菇、茶叶、木薯等,41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获得来宾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

大力推广间套种

向土地要效益

“去年,我家种花生2.5亩,花生地里套种木薯,结果榨得花生油180公斤,收木薯3.7吨。科学套种,每亩多收了近千元。”近日,记者走访武宣县清水村郭坤庭家时,他高兴地说,家里的楼房、摩托车、电视都靠科学种田得来的。

郭坤庭所说的科学种田就是来宾市大力推广的间套种技术。该市农业局副局长甘显汉介绍,近年来,来宾把推广农作物间套种技术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探索推广“甘蔗+花生(大豆、玉米、蔬菜)”、“木薯+花生(大豆、玉米)”、“玉米+大豆”等种植模式。上半年,全市推广农作物间套种面积80.05万亩,同比增加15.4万亩,增幅达23.8%,预计全年增加农民收入3.2亿元以上。

在金秀桐木镇西南,有一片近千亩果园,开花挂果的7月,果园下面的马铃薯也到了收获季节。镇长赵德峰介绍,果树套种马铃薯每亩可增收1000元,1000亩就可以增收100万元,惠泽近百农户。

来宾近年来大力推广间套种技术,不但增加了农民收入,也得到各界的充分肯定。上半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及广西农科院的间套种现场培训会、自治区间套种现场经验交流会均在来宾举行。

新闻推荐

来宾“差别考核”考出科学发展的生动实践

编者按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金秀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秀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