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民铺开幸福路 敬党一杯瑶山茶

广西日报 2011-06-02 21:36 大字

口述人:莫凤莲

民 族:瑶族

身 份: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委会主任  

我1963年出生,1992年入党。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作为一名党员,我感谢党的培养。作为农村党员干部,看到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我感到十分自豪。

去年,有个剧组到大瑶山拍《瑶山大剿匪》,我也因此得以深入了解了父辈们在解放前的生活状况。父母是普通百姓,无田无地,除了饥寒交迫,更让人心寒的是地主老财与土匪串通一气,欺压百姓,无恶不作,生命时常受到威胁。1952年解放后,家里分到了几亩水田旱地,还有一片山林,从此告别了饥饿的日子。我最庆幸的是还上了几年学,识了一些字。母亲说要在解放前,瑶山的女孩子哪有上学的机会。

1979年,对党、对我们村和我来说都是个值得铭记的年份。那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吹向全国,党和政府开始为深处瑶山的六段村瑶族群众修路,我也在那一年结婚。修路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党和政府组织,大家踊跃投工投劳,开山辟路。两年后,村口的羊肠小道终成连通县城的宽阔坦途。以前,赶趟圩得走大半天,每次赶圩我们都是凌晨4时起床往山外走。到如今,村民们还有这个习惯,早早起床来到县城,逛一下清晨冷清的街道,等待圩日热闹的景象。

要致富,先修路。村里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当时刚够温饱的瑶族农民无力改变这一状况。是党和政府给千百年来世居于此的瑶族群众带来了福音,让肩挑马驮成为历史。路修通以后,山里的杉木、蘑菇等农副产品连通了外面的市场,瑶族群众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然而,由于没有技术不懂市场,大面积的山地始终没有给我们带来财富,富裕的生活离我们还是遥远。

为了帮助我们致富,1999年,镇政府送来了可种130亩的40多万株茶苗,免费分发给农户种植。当时,大多数人并没意识到茶叶能为我们带来财富,只有20多户领了茶树苗种植。随后,乡里又送来了免费肥料、培训;收购季节,镇里又从山外找来了收购商,第一批种茶的村民最早迈上了致富路,平均每亩纯收入近2000元,我就是其中之一。 

见有赚头,村民们都跟着种茶,我也在2001年和另外3个姐妹合伙承包了200亩山地种茶。值得一说的是,包括我在内的不少种植户享受了妇女小额贴息贷款,大家都说是托了共产党的福。(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携手同行 温暖你我

本报记者蒋秋钟山县燕塘镇燕塘村残疾人廖金玉,在村委及党员的帮扶下,发展酿酒、养猪业,去年收入达3万多元,盖起了一栋240平方米的两层水泥砖混结构楼,成为全县残疾人的致富典型。为创新基...

金秀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金秀瑶族自治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