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遗书中的经典
1900年出土的敦煌藏经洞遗书中,经、史、子、集全有,所以它被称为中古图书馆,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
为读书和藏书方便,古人把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分。经部包括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即《易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史部包括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其中尤以《史记》到《清史稿》《新元史》为止的二十六史为代表。此外野史、清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书籍,均被列入史部。子部包括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学、农学等。此外,宗教、宋明理学、清代的考据学等内容均归于子部。集部包括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
顺此内容谈敦煌遗书,现在一般读者可能有陌生感或零乱感。因此,下面想从佛教经典、道教经典和儒家经典入手,简单介绍一下。
佛教经典
我国大量的印刷书籍,是在五代以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印刷的《大藏经》是第一部佛藏。现有的佛经,大多是南宋以后的刻本。
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写本和印刷品,被封存了900多年,许多佛教经典古写本,为大藏经所不收,所以它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极高,都是稀世之宝。因为是佛教寺院的图书馆,保存的东西90%以上都是佛教典籍,也还有一些道教、摩尼教、景教经典。
敦煌的佛教文献,既有本地特色,又有中原影响,中国佛学的圆润、伦理、自然、实践等精神,都可在其中找到。佛教各宗各派的主要经典都有。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的基本典籍之一,但历代大藏经所有唐以前注疏仅有8种,而敦煌遗书中存有唐以前《般若心经疏》10种,其中9种为传世大藏经所未见。
《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主要经典之一,此经曾先后七译,在我国影响很大。敦煌遗书中保存了20余种该经注疏,大多为历代大藏经所未见,是研究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资料。
禅宗是后来的佛教宗派,是中国佛教的主流。敦煌遗书保存了大量8世纪前后禅宗的典籍,《信心铭》、《澄心论》、《菩提达摩南宗是非论》、《六祖坛经》、《大乘五方便》等。《六祖坛经》是比较重要的禅宗典籍,有五个抄本,专家认为,最好的抄本是敦煌市博物馆藏敦煌人任子宜旧藏本。
三阶教是佛教的一个宗派,隋唐后被取缔,到宋代,典籍大都湮没散佚,敦煌保存的三阶教经典有《三阶佛法》、《三阶佛法密记》《信行遗文》等。信行是创建三阶教的北周僧人,这些资料,对了解他的生平及三阶教的活动,提供了重要资料。
不少敦煌遗书写本,正面是译文,背面是译文的原文,或者两种文字对应共书一页。比如《金刚经》,背面就有很多奇怪的文字。佛经背面的这些民族文字很重要,有的民族由此而发现了自己的古文字情况。印度许多佛经和教派早已无存,但中国的敦煌有。敦煌的佛教经典不仅有佛教历史,而且有印度历史。
敦煌遗书中的写经都附有题记,这些题记一般是说明了写经的时间、地点及供养人的姓名、身份、所写经名、缘由和所求功德。官府写经题记还记有用纸数、装潢手、初校、再校、详阅和监制者。这些内容丰富的写经题记,对了解写经的原因、经本翻译流传、民众对佛教的信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情况都有重要价值。
此外,除正统佛教经典外,敦煌佛教遗书中更有价值的是一批疑伪经、寺院文书、寺院账册、佛事功德文、讲经文、僧人传记、写经题记等,生动地反映了北朝至宋敦煌佛教信仰与行事活动。尤其难得的是,其中保存了8—11世纪敦煌世俗佛教十分丰富而又具体生动的资料,让人大开眼界。
道教经典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自北周以后,历代都有对道教经典的整理,但唐、宋、金、元历代编纂的道藏均已亡佚,现在传世的道藏为明代《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很多早期的道教典籍均未能保存在传世道藏中。敦煌遗书中共保存了800多件有关道经的抄本。其中《正统道藏》未收的80多种,有超过半数的敦煌道教文献不见于传世的《道藏》。这批敦煌道教遗书对研究南北朝、隋唐道教史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老子道德经》是道教的基本经典之一,敦煌遗书中有抄本,而且发现11种注疏,其中8种是传世道藏所无的佚书。
《老子想尔注》,元代失传,敦煌本《老子想尔注》抄写于南北朝末,保存了原书上卷的部分内容,是研究早期道教的基本文献。
《太平经》是道教最早的一部大型道书,分为10部170卷,但传世道藏中仅存此书少部分,敦煌道经《太平部卷第二》有完整目录,揭示了《太平经》的原貌。
《老子化胡经》是说老子曾西越流沙,入夷狄教化胡人,把胡人都感化了。这是道教徒为攻击佛教编的经书,这类道书被元世祖焚毁,后人遂无从了解其具体内容。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唐代《老子化胡经》10多件残抄本,对我们研究佛道两教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敦煌遗书中还保存了一些道教类的文学作品,比如《涉道诗》,共28首,作者李翔,唐宋以来书目、文献均未见著录这首诗。道教诗歌本不多见,这组诗想象丰富,气势豪迈,是敦煌诗歌中的珍品。其一为《题麻姑山庙》(如图):
险翠峨霄压上游,大仙曾向此幽求。云埋三级坛空在,月照千寻水自流。偃盖鹤还清露滴,古池龙睡碧莲秋。桑田未必翻为海,香火何人解继修。
儒家经典
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儒家经典,共有30多种,300多件,抄写年代为六朝到五代宋初。这些儒家典籍,不但是了解当时敦煌文化的重要资料,而且具有极重要的文物价值和校勘价值。
《尚书》是商周时期政事和部分追述上古君臣事迹的文献汇编,相传100篇,是研究我国上古史的重要资料,但其古本在秦焚书时失传。我们现在读的是唐代改定的《尚书》,此传本错误很多,给学者造成了很多困惑。敦煌遗书保存的49件《尚书》,计有《尧典》《舜典》、《大禹谟》、《泰誓》等22篇,是目前所知时代最早、数量最丰富的古《尚书》,保存了许多古注,使人们看到了《古文尚书》的模样,这是敦煌儒家经典中极重要的事。人们可据以判定宋本及宋以后各种传本的是非讹误,各注疏家聚讼纷纭的问题亦可借以获得解决。
《论语》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集,东汉时,被列为儒家经典。汉以后,不断有学者为《论语》作注,以东汉郑玄的《论语注》、曹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和萧梁皇侃的《论语疏》最有影响。历代对《论语》的注释多在隋唐间失传,宋代作的《论语注疏》一直流传至今。
敦煌遗书中保存的92件《论语》写本都是《论语注疏》问世前的典籍。敦煌发现了皇侃的注本,皇侃把两汉和魏晋之间所有人讲《论语》的要点都收录在注中了,因而此本成了中国的宝典。据说当年章太炎先生见到此书,连说可贵,一生再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书。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此书从汉朝起被儒家奉为经典。现在传世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注本。敦煌写本《毛诗》均写于六朝、唐代,更接近《诗经》古本原貌,专家们用它已校勘出了传世本《诗经》的不少错误。
另外,敦煌遗书中的《礼记》、《孝经》、《左传》写本,都有重要的校勘价值。
敦煌遗书中保存的正史有《史记》、《汉书》、《三国志》和《晋书》,均为残本,但也有价值。比如《汉书》写本就与传世本注释有不同。
据凤凰文化
新闻推荐
迹。图片由敦煌研究院提供西千佛洞崖顶考古发现的179个方形建筑遗兰州晚报讯(记者高宏梅刘学智)崖顶之上1500平米范围内,179个方形建筑遗迹在150米内规则的成组分布,这在国内石窟考寺考古中实属罕见...
敦煌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敦煌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