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时分的同乡好友 冯凯
我是在一位好友的文章中知道这本书的。她在写关于奶奶的文章时,回忆奶奶曾经给她讲过的故事,写到了这本书。我托她从家里把书拿出来,借给我看一段时间。虽然每天读书的时间不多,但书中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仿佛家乡长辈的讲述。
这本书1998年出版,因为时间有些久,纸张已经有些泛黄,面对它时却没有遥远的距离感、陌生感。序言中讲到,这是作者牵头整理民间文学之后编写而成的。既然是由口述整理,就说明在民间有极大范围的传播,因而不能具体划地域性。所以,整理以后,用《鲁南民间文学作品荟萃》作为书名。
民间故事、民歌、民间谚语三部分构成了此书,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也总是能勾起对家乡生活的回忆。比如,《神医李半仙》写的就是中心店村,《渐兴的萝卜》写的是渐兴村,《将军堂的传说》写的是将军堂村,《安上村》是写安上村……这些地点离我家都不远,大部分就在邹城境内,很多故事我都听过,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一些都已经记不清了。
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过往的日子。随父母农作的生活,让我对农谚部分的理解特别深刻:巧种不如多上粪,九尽杨花开,过了清明冷十天,五黄六月烂韭菜等等,我都听长辈念叨过,当时也没在意,更没有刻意记下,只是有一个简单印象。在济南求学期间,读这本书特别有感触,总是能回忆起以前的乡村生活。翻开书,一种家乡的感觉扑面而来。
印象最深的是《香椿树为啥皮裂》这个故事。乾隆出巡到邹县,在峄山打猎时,马从峄山往西北狂奔,来到瓦屋村,一位老妈妈给乾隆皇帝端上来一盘炒鸡蛋、辣椒炖豆腐、几张煎饼。
乾隆皇帝觉得炒鸡蛋非常好吃,就问:“这鸡蛋怎么做的?”
老妈妈说:“这是香椿芽炒鸡蛋,好吃不好看。”
乾隆皇帝又问:“这是什么地方?”
老妈妈说:“这是瓦屋。”
乾隆皇帝回到京城后,思念瓦屋的香椿芽,就命御膳房做,谁知他们用的是臭椿,乾隆就大声说:“香椿芽,你在瓦屋就香,可在这里就臭,也太不是东西了……”
瓦屋的香椿树听到以后,气得皮都裂开了。
这是书中的故事。母亲也给我做过香椿芽炒鸡蛋,吃起来是非常香,尤其是它的茎,嚼起来非常脆。读到这里时,自然而然想起母亲做的饭,想起家乡。
书中语言平实,用方言讲述更能反映故事的原生态和真实性。千生意、万生意,不如地里瞎“摆怀”;姐儿房中面焦黄;月老娘跟俺走;葛登葛登一……这些方言都能表达出这本书的特色,这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方言本来是再亲切不过的了,但是不经常说,而在心里默读时,却觉得十分亲切。因此,这本书就成了我的“同乡好友”,时刻用方言和我交流。而编者的方言用字,又显得十分严谨、规范,能感到浓厚的地域特色;在编写时也注意去粗取精,剔除了一些糟粕,保留了民间文学的精华。
书中有一些故事,比如《宋家山头的由来》中,颜母抱着襁褓中的孔子,路过一个山头的故事;《路遥知马力》中,“路遥”和“马力”两个人物的故事;《红糊涂白圈》讲朱元璋的故事,《韩信装憨》中韩信的故事……看上去是有些荒诞,缺乏事实依据和文献记载,但这无可厚非,既然是民间文学,就有改编和发生变异的可能。
这本书是对真实生活的描述整理,同时展现了劳动人民的精神世界。作家梁晓声在《明月最是故乡圆》中写道:每个人都是先有的地理之故乡,成年之后才渐有“精神故乡”。
我觉得,“精神故乡”的建立,离不开地理故乡的文化环境和风土人情。于我而言,《鲁南民间文学作品荟萃》是“精神故乡”,家乡仿佛就在这本书中的每个文字里。
《鲁南民间文学作品荟萃》荣寅福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新闻推荐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郑义)今年以来,太平镇积极延伸便民服务触角,以资源大整合、力量大统筹、要素大汇聚、机制大畅通为主抓手,着...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