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龚遂治理渤海郡尚廉戒奢

滨州日报 2016-03-17 14:06 大字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沾化区一带就有人煮盐为生。唐朝时设招安镇,宋朝庆历二年(1042年),升镇为县,沿名为招安县。金朝明昌六年(1195年)更名为沾化县,取义于汉朝渤海太守龚遂治理渤海郡时“海滨之民,复沾圣化”之举。

龚遂,字少卿,生活在汉武帝至汉宣帝时期,是今邹城市人,因为通晓儒学而做官。汉宣帝即位不久,渤海郡及其相临地区闹饥荒,盗贼四起,社会治安混乱。宣帝为此寝食不安,下诏选拔一个能胜任的人,丞相、御史均推荐了龚遂,皇帝遂任命龚遂为渤海太守。

当时龚遂已70多岁,皇帝召见他,见他身材矮小,认为龚遂并非像人们说的那样,不免对他有轻视之感。宣帝问龚遂:“ 渤海郡一片荒乱,我十分担忧,你准备用什么方法平息那里的盗贼,让我称心如意呢?”龚遂回答:“渤海郡地处偏远,没有沾沐圣上的恩惠教化,那里的百姓为饥寒所迫,地方官不知加以救济,致使陛下的子民偷盗陛下的兵器,在您的土地上玩玩罢了。您是要我用武力战胜他们呢,还是打算去安抚他们?”宣帝听了龚遂的回答很高兴,说:“朕既然想选用贤良之人来治理地方,本意就是要安抚百姓。”龚遂说:“我听说治理秩序混乱的地方,如同解紊乱的绳子,不能急躁,只能慢慢来,然后才能水到渠成。我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用法令条文来约束我,让我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一切便宜从事。”龚遂的请求得到了汉宣帝的支持。

龚遂正式走马上任,渤海郡府的官吏们听说新上任的太守已到任了,便派兵迎接,龚遂把所有的官员和队伍全部劝回。他立即下令所属的各县,废黜专管追捕盗贼的官吏;宣布那些手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得对他们问罪;禁止百姓携带兵器,违者以盗贼论处。很快郡中就安定了下来,盗贼也停止了活动。

许多百姓听到新太守的教令,见官府不以兵革胁迫,纷纷弃弓弩刀枪而持镰锄。旬月之间,那些打家劫舍的所谓盗贼也弃恶从善,大部分人回到了土地上,大家都安居乐业。接着,龚遂开仓济贫,选用廉吏,惩处贪官,安抚民心,很快渤海郡全境安定,秩序恢复。

龚遂发现渤海一带的民俗好追求奢侈的生活,喜欢从事工商之类的“末技”,不重视耕种田地。于是他便以身作则,追求俭朴的生活,鼓励老百姓务农,老百姓有持刀带剑的,龚遂就让他们卖掉,购买耕牛。于是春夏之季老百姓都要下地劳作,秋冬之季检查督促老百姓的收获,鼓励人们多积蓄农副产品。龚遂还巡视劝勉百姓努力耕作,自此渤海郡内,家家有积蓄,官民都很富裕殷实,犯罪和打官司的人寥寥无几,渤海大治。

龚遂一生以刚正不阿、勇于诤谏、为政清廉而闻名。他关心民众疾苦和国家兴亡,为国家安定、人民乐业作出了贡献,受到了百姓的尊重。后世把他与黄霸作为封建“循吏”(即奉公守法的官吏)的代表,合称为“龚黄”,这是对他一生的褒奖和肯定。

(资料整理:记者邱芹)

新闻推荐

明知赃物照样收 回收站老板“栽跟头”

...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