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安美泗河
——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项目透析
■本报记者徐斐10月9日上午,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防洪堤防工程开工仪式在泗河之滨的邹城市举行,这标志着济宁市泗河综合开发项目正式启动。
济宁境内河流、湖泊、湿地众多,泗河作为济宁都市区最重要的河道之一,是南四湖湖东地区最大的山洪河道,在济宁市境内全长146公里,流域面积2030平方公里,流经泗水、曲阜、兖州、邹城、微山5县(市、区)和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泗河流域还是中华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域内资源丰富、企业众多、产业富集、经济发达、民生殷实,是全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区域。
泗河综合开发有利于确保流域防洪安全,充分利用雨洪资源。泗河是南四湖湖东地区最大的山洪河道,保护着全市7个县(市、区)、37个乡镇、1514个村庄、211.8万亩耕地和200.8万人的防洪安全。保护区内既有历史古城、文化名城和重要交通枢纽,又有众多厂矿企业和重要交通设施,做好防洪安全工作极其重要。泗河一直未能建成完整的堤防,大部分达不到20年一遇标准,河道行洪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泗河流域水资源特别是雨洪资源常年较为充沛,年均水资源量为4.4亿立方米,水质安全可靠,但由于没有科学完备的配套设施,一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实施泗河综合开发,将全面提升泗河整体防洪减灾能力,力保流域安澜,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雨洪资源,为发展沿河高效农业聚集带奠定坚实基础,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战略资源保障。
泗河综合开发有利于推动沿河区域加快发展,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泗河流域内集聚了丰富的经济、文化、生态资源,一直是经济发展最具实力和活力的区域,在全市经济发展大格局中举足轻重。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把“泗河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列入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抓住重大机遇,实施泗河综合开发,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流域县域经济跨越发展,加快打造鲁西科学发展高地。
泗河综合开发有利于拓展都市区发展空间,提速推进济宁城镇化进程。泗河贯穿泗水、曲阜、兖州、邹城、微山5县(市、区)和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在济宁市境内长约146公里,流域面积2030平方公里,是济宁的“母亲河”。实施泗河综合开发,有利于加快推进沿河城镇开发建设,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促进都市区融合发展;有利于改善提升沿河区域生态环境,为群众提供宜居宜游的生活休闲场所,对于更好地走工业化、城镇化“两化并进”路子,快速提升济宁城镇化发展水平,必将产生积极作用。泗河综合开发有利于发掘沿河文化遗存,打造文化旅游长廊。泗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发源地,孔、孟、颜、曾、子思五大圣人以及墨子、仲子等众多的先贤都曾生长、活动于此,两岸历史文化遗产高度集聚。实施泗河综合开发,有利于挖掘其丰厚的文化积淀,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构建起沿河文化旅游景观长廊,向世人展示泗河秀美风姿和文化魅力。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好泗河,全面提升泗河防洪减灾能力、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和对经济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加快推进济宁都市区融合发展,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综合开发的战略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防洪第一、生态优先”理念,突出河道防洪、生态两大核心功能,以战略眼光规划开发泗河,统筹经济和社会效益,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上下联动、市场运作的开发模式,坚持量力而行、重点突破原则,把率先治理“一轴一心”作为都市区生态引领工程(一轴即泗河全城治理形成安全发展轴,一心即邹城采煤塌陷地治理形成生态大绿心),按照“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标准,力争到2020年把泗河建设成为美丽安澜、生态秀美、人水和谐的绿色河道,努力打造成为连接都市区各大板块的防洪安全带、生态景观带和文化旅游带,把泗河综合开发这一服务发展、惠及民生的重点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亮点工程。
新闻推荐
本报济宁1月14日讯(记者孙逊)1月13日至14日,市政协主席韩军先后赴邹城、济宁医学院走访慰问市政协委员,并分别召开座谈会,与委员们亲切交流、听取...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