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育栋梁 锻名师 创名牌

济宁晚报 2015-11-04 07:14 大字

——邹城市第一中学科学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刘利民本报通讯员孔德彬石宜明

近年来,邹城一中各项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迄今高位运行六个年头。该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济宁市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邹城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为邹城一中记集体三等功。2015年市教育局授予该校高中教育教学突出贡献单位。

文化立校,育社会栋梁

“天下为己任,规矩成方圆”,谈起学校的校训,校长吴继峰告诉记者,邹城一中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家国情怀、民族精神,更要有世界眼光、国际意识,要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矢志成长为创新型、复合型的人才。

邹城一中在办学理念上定位“高”,提出创建齐鲁名校、全国知名高中的目标;在培养学生上定位“远”,提出了“创设适合的教育”的育人目标,全面拉长学生“德育链条”;在办学行为上定位“宽”,学校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国内外各类比赛活动,在机器人、新概念作文、创新英语等各类大赛中,自信而快乐地展现着青春风采。

学校充分发挥教代会作用,先后修订完善了《教师考核评价方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学生多元成长评价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一项项制度,演化为师生发至内心的“文化自觉”。

邹城一中把校园文化之根依附于孟子、孟母、儒学,从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结合校园布局规划,精心设计建设亭台轩榭、路桥广场,将国学经典中的人和、不移、修身等内容赋予在路名中,为130多种绿化植物悬挂“知识牌”,在LED屏幕、宣传栏上定期展示孟子名言、

格言警句,使花草树木“吟诗”、墙壁走廊“作词”,引导教育师生铭记于心、内化于行,促进精神和心灵的相辅相成。

教师强校,锻当代名师

邹城一中把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第一要务。深入开展以“博学、敬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核心的师德教育,进行以“科学人生观,正确价值观”为主题的专题辅导,举行“教书育人、励志圆梦”师德师风典型事迹报告会,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该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定期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到校讲课,每年选派大批教师到名校学习。该校现有济宁市级以上教学能手38人、济宁市劳动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省级优质课获得者31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特级教师1人、国家级优秀班主任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

优质兴校,创齐鲁名牌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基。该校以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探索实施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核心的多元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充满了无限生机和蓬勃活力。

学校高一、高二普遍开设了经典阅读课,2015年高考中,有40多名考生的语文成绩达到130分以上,创造了语文高分段记录;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全面推行“选课走班”教学,努力构建7个大类56个系列100多门课程;定期举行运动会、艺术节、科技节、合唱节,促进学生全员、全面、全程发展。

该校开始探索机器人创新教育,近四年来,该校机器人团队累计共获得国家一等奖9次,二等奖13次,山东省一等奖11次、二等奖10次、三等奖8次,形成了享誉全国的机器人教育品牌。2015年高考,邹城一中再创历史新高,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过线人数达到10人;文化课一本上线465人、本科上线881人,本科(含艺体、春招)实际录取人数达到1044人。

新闻推荐

“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本报通讯员张长青张云雷“俺种了2亩红富士苹果,苹果树下再种点中药材,一年能收入两三万块钱。这样,俺的日子会越来越好!”年过花甲的肖贵俊...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