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从“没人要”到“一炮打响”一支川军队伍的成长 梁斌

滕州日报 2015-08-15 21:51 大字

似乎再也没有一支部队,在短时间内,有蜕变式的称号变化:在四川,他们被老百姓嘲讽为“两杆枪”部队,一杆破步枪,一杆大烟枪;在山西,他们被山西人喊为“叫花子部队”,天冷,没厚衣,只好一件套一件,就跟叫花子一样,还被战区长官阎锡山骂为“土匪军”,甚至被赶走;到了山东,憋了一肚子气的川军誓死雪耻,既“公买公卖”,严格要求成为文明之师,又“与城同存亡”,成为威武之师。所参与的滕县保卫战,被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称为“川军抗战史最光荣之一页”。称呼的变化,见证了川军22集团军的成长。

没人要的川军

李宗仁把川军22集团军赴鲁抗战的缘由,当作“有趣的故事”来讲述。

李宗仁说,邓锡侯部激于大义,请缨出川参加抗战。然而,仓促出师,远道跋涉,沿途又无补给兵站的组织,就地购买粮草,对军纪不无影响。刚到山西,太原已告失守。川军立足未稳便被冲散,随大军后退,沿途遇有晋军的军械库,便破门而入,擅自补给。败兵之际,士兵强买强卖皆所难免。

此事被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所悉,大为震怒,认为川军是“抗日不足,扰民有余”的“土匪军”,电请统帅部把川军调走。听说有抢军械库的事出现,蒋介石很为生气,准备把川军调到第一战区程潜那里去。不料,程潜对川军的作风早有所闻,在电话里一口回绝说:“阎老西都不要,你们要送给我?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蒋介石当时正在为南京初失而心绪不好,闻报后勃然大怒说:“把他们调回去,让他们回到四川去称王称帝!”李宗仁正在为无援兵可调发愁,果断要下这支川军,说:“诸葛亮扎草人做疑兵,他们总比草人好些吧?”

跟八路军学德政

阎锡山不要川军了,这让川军上下憋了一肚子气,都决心雪耻。

1938年2月上旬的一天上午,22集团军总司令邓锡侯在鲁南北沙河东约数里的一个小庙外,召集125、127两师连长以上军官讲话。

邓锡侯说,部队在晋东作战,阎锡山不满意,说他们“武器不好,作战不力”。武器不好是事实,说作战不力却不是事实。川军部队伤亡那么大,他在南畔村也差点被打死。

邓锡侯激励大家说,因为阎锡山不高兴,所以川军被调到第五战区。他在徐州见到李宗仁,李宗仁希望共同努力,打败日军,完成任务。“我们要努力作战,打败日寇,不辜负国家、人民的希望。”

除了要求在军事上打出威风,川军还在军民关系上呈现了新面貌。

尚在山西战场时,41军122师少将参谋长赵渭滨就看到“红军又会打仗又不扰民,中央军会打仗但是扰民,晋陕军又不打仗又扰民”。他看到了红军的德政,“不只是人民,中央军也说他(红军)好,也称赞不已。”他决心严格要求自己的队伍。

不仅是赵渭滨所在的41军122师,姚超伦所在的45军125师也受到了八路军的影响。姚超伦撰文回忆说:“我部官兵在山西受到八路军军民团结作风的影响,到处开军民联欢会,处处尊重百姓不骚扰人民,军民关系搞得很好。我团住的村庄,战士常常同百姓聊天,他们也喜欢跟我们说这说那,俨如一家人似的,我们都很受感动。”

住堂屋阶沿边

除22集团军的决心以及受到八路军影响,山东百姓的热情和真诚,也让川军上下深受感动。

川军到达滕县时,将近年关。看到川军不少士兵还穿着草鞋,滕县家家户户都把门前的雪打扫干净,不让他们受冻。

45军127师师长陈离曾回忆说,川军到达滕县时,受到当地人民箪食壶浆的热烈欢迎,并说山东染了“伤寒病”,川军一到病就能除——这是山东过去的流行话,“川军”是指四川的大黄,山东人患了感冒病,吃了四川的药材,就药到病除。

45军125师750团团长陈士俊也回忆说,当时百姓恨日军深,爱护川军殷切。在礼仪之邦的滕县、邹县,官兵都尊重当地人的习惯,不进住他们的寝室内房,只住堂屋阶沿边。

邹城市石墙镇大季寨村村民张茂科曾说,川军对老百姓很好,公买公卖,一口川音。他记得川军说“一个两个”,都说成“一勾两勾”。他还记得,川军炊事班常拿米饭锅巴给小孩吃,打仗前川军和村里人都混熟了。

在川军的自我严格要求下,老百姓与川军的关系进一步密切。陈离回忆说,老百姓经常送给官兵白菜、粉条、猪肉、豆腐等,晚间送些柴草让士兵打地铺取暖。后来与日军作战失利撤退时,当地人志愿抬运伤兵,迂回送到后方,使川军上下永远不能忘记。

正是有了这种蜕变,川军才在滕县保卫战那场名垂史册的大战中,一举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华西都市报》)

新闻推荐

山东农妇骗倒多名男网友 众人齐上门帮干农活

...

邹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邹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