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在她心里比天大
邹城市香城镇东张沟村,有这样一位妇女,她三十多年来无怨无悔、尽心尽力照顾家里的两代老人,从年过耄耋的奶奶到身患重病的叔公,用自己的执着与坚韧、勤劳和善良,深刻诠释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嫁入贫苦农家,
她无怨无悔
丁文巧今年54岁。1983年,经人介绍,23岁的她嫁到了邹城市王村乡东张沟村的一户农家,她的丈夫张广进是一位不善言辞的老实小伙。在张广进13岁的时候,他父亲因故去世,母亲随之改嫁。丈夫家一贫如洗,穷也罢了,还和奶奶、两个叔公一起生活,婆婆改嫁后还留下了四个待嫁的小姑子。听丈夫说,他们兄妹几个都是被奶奶和叔公养育成人的,因为家里穷,两个叔公便一直单身,终身未娶。
看到家里的这种情况,丁文巧二话没说,拿出自己的嫁妆钱,买了40斤新棉花和棉布,给家里所有的人都做了新棉衣。随后,她和丈夫一起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没日没夜地忙活在庄稼地里,维持着一个大家庭的生活。期间,两个叔公觉得一家人生活不方便,提出来要分开过,但是丁文巧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照顾家里两代老人,
她毫不犹豫
婚后两年,已经82岁的奶奶不慎摔倒,从此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丁文巧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照顾奶奶的重任,每天都为老人擦身、洗脸、洗脚、喂饭。每逢天气好的时候,她便背起老人出去散散心、透透气,即便怀有身孕也没间断过。老人后来大小便失禁,经常弄脏被褥,每次都是丁文巧亲自拆洗,有时甚至还需要为老人抠大便,做这一切她从来没有叫过苦、嫌过脏。奶奶一直到94岁才安祥去世,丁文巧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伺候了奶奶12个年头。
奶奶去世后,两个叔公又一次提出了分开过,但丁文巧仍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从此,丁文巧又开始像照顾父亲一样,照顾两个叔公的生活起居。
此时,两个叔公都已年逾古稀,由于年轻时干体力活落下的病根,两个老人身体都不好,尤其是三叔公,患有严重的哮喘和冠心病,需要长期吃药治疗,而且身体每况愈下,慢慢地开始卧床不起,人也渐渐消瘦。哮喘病人大多胃不好以致消化不良,所以医生不允许三叔公吃太多鱼和猪肉,但是在丁文巧看来,不吃肉怎么能补充营养呢?一天,她实在不忍看着三叔公的身体越来越瘦,便出门买了二斤精瘦肉,把肉煮熟之后,剁成碎馅掺稀饭里一口一口地给三叔公喂下去。当天晚上,三叔公偷偷对二叔公说:“难怪小孩他娘(丁文巧)让俺吃肉,真好吃啊!”
可惜的是,丁文巧的悉心照顾并没有能够阻止三叔公病情的恶化,三个月后,老人家由于多种并发症去世。老人去世后,丁文巧和丈夫按照农村的最高礼节给老人发的丧,一如对待自己的亲生父亲。村里的老邻居都被他们感动了:“就是亲儿女,能做的也就这些呗!”
二叔公张元成今年已经八十高龄,老人看上去气色很不错,但由于患有膝关节炎,走路已经不大方便了。提起家里的这位侄媳妇,老人泛着泪光说:“我活了80年了,就没见过这么好的闺女!”
去年春节,张元成老人突然感到心慌、头晕,丁文巧发现后,立刻让回家过年的两个儿子租车带着老人去医院做检查,但是老人怎么说都不去,说浪费钱。丁文巧劝老人说:“你就别操心钱的事了,看好了病还得让你老人家看重孙子呢!”两个儿子也帮着劝说,硬是把老人背到了车上。车刚走,丁文巧便拨通了娘家大哥的电话借了5000元钱,准备给老人看病。经过检查,张元成老人也患上了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需要长期吃药。丁文巧说:“吃药打针花再多的钱咱都不怕,只要人好好的就行!”
对素昧平生的婆婆,
她以德报怨
提到自己的婆婆,丁文巧现在一脸的平静,她说:“人都有难处,当初她改嫁留下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不管,我想也是有苦衷的。但俺当家的和小姑子们对她都抱怨,我就劝他们,抱怨永远都没个头。”在丁文巧的劝说下,丈夫和小姑子们开始渐渐消除心底隔膜,重新接受自己的母亲。
现在,丁文巧的婆婆也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对于这位自己素昧平生的婆婆,丁文巧从来没有抱怨过,相反,她却一直在尽一位儿媳应尽的义务。自从关系改善之后,她每个季度都会给婆婆做身新衣服,冬天就做套新棉被,托人给婆婆送去。婆婆收到后,总是含着泪向别人夸赞自己的这个好儿媳。邻居们都觉得,她和这位婆婆从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完全没必要这样去做。但是丁文巧却说:“咱虽然不跟她一起过,但再怎么说那也是娘,不孝顺,咱良心上过不去呀!”
这就是丁文巧,一个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善良和爱心诠释着孝道的农家妇女。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张祥臣
陈刚张聪
新闻推荐
端庄厚重的石牌坊,错落有致的新楼房,淡雅别致的民俗馆,迂回婉转的休憩长廊,如此美丽的新农村真是让人流连往返……每当谈及村里的变化,年近七旬的邹城市峄山镇留驾庄社区居民赵中奎总会竖着...
邹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邹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