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不再烧 “逆袭”变成宝

济宁日报 2019-06-18 10:15 大字

本报记者王雁南鲍童摄影报道

又到一年麦收季。每年的麦收时节,即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抓禁烧最关键的时刻。如何更好地搞好禁烧?鱼台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永强说:“抓禁烧,必须搞好‘疏’的工作,要让老百姓从不敢烧、不能烧到不舍得烧。”今年鱼台全县37.7万余亩小麦,在喜获粮食丰收的同时,也在紧锣密鼓忙着秸秆的综合利用。“我们有五分之四的小麦秸秆进行了各种还田,其余的进行了打捆利用。”县农业机械发展促进中心有关负责人李伟介绍说。6月11日,记者来到鱼台,看到一台台收割机、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秸秆捡拾打捆机正轰隆隆行驶在金黄的田野上,随着阵阵轰鸣声,人们收获着满满的喜悦。

“以前都是手工镰刀收麦子,全村老少齐上阵。哪有现在这阵式,轰隆隆机子开过去,不仅收完了麦子,还可以把秸秆粉碎翻入到泥土里,不用再烧秸秆了,方便了,空气中再不会浓烟滚滚了。”农机手田大哥刚旋耕完一片土地,坐在田埂旁聊起了现如今田间地头的变化。一台粉碎还田机、一台旋耕机,在收割完的田地里前后驶过,被粉碎的秸秆随后被埋进泥土中,这完全颠覆了以往镰刀、木耙的收割方式。“以前收完麦子,秸秆一把火就烧掉了,不仅污染空气环境,还很容易引发火灾。但现在不同了,不仅可以粉碎还田,机器打捆还可以出售。”田大哥给记者娓娓讲述的就是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据了解,鱼台县已在各镇街全面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打捆等技术,今年全县共有37.7万余亩小麦,已有近32万亩小麦秸秆采用了还田作业,秸秆打捆面积约为5.6万亩。为此县政府还拿出专项资金,对秸秆还田和打捆作业的给予每亩20元的财政补贴。

为从源头解决秸秆焚烧问题,多年来,鱼台县坚持以堵促疏、以疏保堵,用足用好各级秸秆综合利用激励政策,全面实施秸杆综合利用。“近些年,我们不仅积极推进了秸秆机收粉碎还田、秸秆过腹还田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等综合利用途径,还全面推广了麦秸覆盖、棉秆深翻还田、稻麦秸秆粉碎旋耕还田、秸秆快腐还田技术模式。同时,还大力推广‘秸-饲-肥’种养结合技术模式,以及\‘秸-沼-肥’秸秆生态能源利用。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县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优势,加快秸秆\‘秸-菌-肥’基质利用,实现增收增效。”说起秸秆的综合利用,鱼台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运立如数家珍。

“今年咱种的500多亩地小麦,往年小麦的产量都在800斤左右,而今年能达到1100多斤左右。”说起今年的大丰收,鱼台县王庙镇旧城村村民田辉心里乐滋滋的。张永强介绍说,今年小麦喜获丰收离不开旋耕灭茬播种,播后镇压,一喷三防等新技术的推广。在提高了小麦种植科技含量和种植水平的同时,近些年全县在提高秸秆粉碎直接还田的机械化程度,发挥秸秆机械粉碎还田对培肥地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效益、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肥力上下足了功夫,这也更好的保证了小麦生长。

多年来,鱼台县在禁烧工作方面不遗余力,扎实有效的推广措施,也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他们都能自觉、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响应秸秆综合利用行列中,同时村民们从中也获得了相应的实惠。在王庙镇张黄村的夏收现场,新型的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正在作业,捡拾打捆机能一次完成秸秆收集、输送、压实、打捆等几道工序,在给农民群众带来便利的同时,还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难题。“自从有了打捆机,秸秆回收越来越方便,地里也比较干净,以后再不用挑秸秆了,成捆的秸秆还可以卖出去用于燃料、造纸或是饲料,省时省力了不说,还给我们带来收入,一举多得。”村民张大姐说。

为更好地实现夏粮抢收以及秸秆还田工作,鱼台县农机部门提前对现有农机摸清底数,登记造册,并因地制宜鼓励农户购买秸秆打捆、粉碎还田机械,做到心中有数。对缺口,一方面利用农机补贴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因地制宜鼓励农户购买秸秆打捆、粉碎还田机械。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麦收时间差,加紧联络,积极协调,调进外地机械,确保秸秆打捆和粉碎还田需要。“目前,全县共有打捆机械184台套,粉碎机械794台套,农机手1654人。‘三夏’之前,鱼台农机中心及早组织各家农机经销商备足备齐农机具,重点是大中型拖拉机、履带式全喂入稻麦联合收割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粉碎还田机等,为‘三夏’生产提供充足的农机装备。同时,我们还要求所有下地作业的收割机必须安装粉碎装置。”李伟介绍说。

①粉碎还田正在作业。

②粉碎后的秸秆。

③小麦秸秆捡拾打捆机打成的一捆捆秸秆将得到综合利用。

新闻推荐

回乡创业,最青睐小龙虾 鱼台发展稻(藕)虾共作养殖基地40余处13.5万亩

□本报记者吕光社赵德鑫本报通讯员乔志宇“今年小龙虾的行情还行,这种三钱多重的小龙虾每斤能够卖到2...

鱼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鱼台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