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最青睐小龙虾 鱼台发展稻(藕)虾共作养殖基地40余处13.5万亩

大众日报 2019-05-31 09:21 大字

□本报记者吕光社赵德鑫

本报通讯员乔志宇

“今年小龙虾的行情还行,这种三钱多重的小龙虾每斤能够卖到20元。”5月15日,在鱼台县张黄镇梁岗村内润辉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公司经理宋艳辉正在给刚捕捞上来的小龙虾分类,“虽然现在价格与之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对于我们养殖户而言,小龙虾只要保持在每斤15元以上,就能够盈利。”

今年是宋艳辉回到家乡养殖小龙虾的第二年。去年,在济宁打拼十多年的他看好龙虾市场,便听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建议,辞去工作,回村养殖龙虾。“刚开始,我担心缺少小龙虾养殖技术,县渔业服务中心的支持给了很多的信心。”宋艳辉告诉记者,服务中心提供了技术帮扶、资金补贴、政策扶持等,给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宋艳辉龙虾养殖基地采用了稻(藕)虾共作模式,稻、藕为龙虾提供遮阴庇护,龙虾排泄物作为肥料促进稻藕生长,水中的微生物为龙虾提供了食料。“龙虾繁育对水质要求很高,水质的下降会影响龙虾的繁育。”宋艳辉说,鱼台县有着优良的水质,水中的溶氧量可以达到15%,稻(藕)虾共作模式养殖的小龙虾个头大、品相好、肉质鲜嫩,是小龙虾中的上品。

依托生态资源优势,鱼台县积极推广稻(藕)虾生态种养模式,今年新增稻(藕)虾共作面积达3万余亩。目前,全县稻(藕)虾共作生态养殖面积已达13.5万亩,县财政扶持建设“稻(藕)虾共作”基地已达40余处。

据鱼台县渔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赵兴华介绍,鱼台的小龙虾腹部白且干净、虾线清晰、个头饱满,被经销商称为“白腹美”,深受消费者欢迎。

为拉长产业链条,鱼台县大力扶持龙虾加工企业发展,鼓励企业开发龙虾成品、半成品,提高小龙虾产业竞争力和产品附加值。引进的湖中鲜深加工项目现已投产,年可加工龙虾2000吨,加工的龙虾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南京等大城市。

鱼台连续举办了两届龙虾节,擦亮了“生态龙虾”品牌,让味美质优的生态小龙虾红遍了大江南北。据赵兴华介绍,今年6月份鱼台县将举办第三届龙虾节,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推进,公开征集龙虾节活动策划创意、龙虾节吉祥物征集和形象大使(最美志愿者)公开选聘等多项主题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热情参与。该县还将陆续举办龙虾节烹饪培训班、“谁家龙虾最好吃”大众评选等活动。

新闻推荐

笑对人生创业逐梦 用一只手托起整个家 独臂母亲“闯”出美好生活 坚信未来会更好

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王艳芬“老板,这罐奶粉怎么卖?”“我想买个宝宝椅,能拿给我看一下吗?”近日,记者走进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