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画外年味浓

济宁日报 2018-03-01 09:12 大字

本报通讯员乔志宇田素阁

“以前,不贴年画就不算过年;现在,年画已不只是过年时的装饰品,更是地方文化与艺术传承的载体。”近日,笔者到李阁镇陈集村采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鱼台木版年画的第九代传承人陶运航。刚见面表明来意后,正在手工作坊内印刷木版年画的陶运航拿着一张寓意吉祥的《连年有鱼》向我们介绍道。

在陶运航作坊里,各种神像、戏书故事图样的木版年画挂满了整个房间,弥漫着浓浓的墨香味儿。陶运航今年49岁,但从事木版年画制作已40多年,他的坚守,使得濒临失传的传统题材年画得以继承和重现,并且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进行了创新发展。

“我所制作的木版年画创始于唐代,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淳朴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千家万户过春节的必备品。”陶运航说,鱼台木版年画有手绘、木板套印、木印填色三种,以线条粗犷、色彩绚丽、造型简练、构图饱满、装饰性强为特色,装饰手法以丹作底色,色彩浓重富丽,人物衣饰上的花纹用线条流畅的写金描银渲染,俗称“写花”。这些吉祥如意的祝福和大红大绿的颜色热烈饱满,有着浓重的风俗韵味、细致的匠人精神和虔诚的新年祈愿,为其他地区民间年画所罕见。

木版年画的制作并不容易,要求制作人必须懂戏,而陶运航的祖先也都是戏迷。木版年画刻版大部分用梨木,有些作品还需要一个主版和三到六块副版组成,一块大的木版雕刻就要耗时三四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刻版需要精湛高超的运刀技巧,产生了自然流露的刀迹,线条刚劲,在一根线条中常出现停顿和转折的直角,具有力度感、节奏感和韵律感。”陶运航说,鱼台木版年画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

陶运航回忆称,曾经自己做的年画最畅销时,每天最多能卖出三五百张,但现在一个春节也就卖出去三四百张大版年画,收入三四千元。“若干年后,如果没有人继承雕版师的工作,雕不出好的作品、印不出创新的样式,恐怕这项手工技艺就彻底断了。”陶运航说,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越来越重视木版年画的抢救性挖掘,木版年画传承人也真正看到了春天。

新闻推荐

鱼台4家博士后工作站推进科技创新

□记者吕光社通讯员乔志宇卞恩惠报道本报鱼台讯2月6日,山东辰中生物制药公司举行了博士后创新实践工作站开题报告会,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卫平指导该校驻工作站博士皮...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