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记鱼台县蒋庄村蒋召海一家的脱贫路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曹俐刘伟栋通讯员姜潘峰蒋召海与谢凤英正在整理草编绳谷亭街道位于鱼台县城东邻,北临京杭大运河、东傍风景秀丽的微山湖。蒋庄村正是坐落在这里的一座小村庄,村民以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今年73岁的蒋召海是蒋庄村的一名普通村民,由于家中儿子、儿媳均患有重病,几乎没有经济收入来源,家中经济状况堪忧。在村里人的帮助下,患有重病的两个儿子均有了合适的工作,并申请了低保、医保救助,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家中的经济压力。
记者手记穿过乡村公路,几近辗转记者来到了鱼台县蒋庄村村民蒋召海的家中。老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患有重病,老蒋两口子均已年迈,家中唯一的劳动力只有身患癫痫的小儿子。老蒋不喜欢把“贫困”这两个字与自己连在一起,可窘迫的生活却始终伴随着他,老蒋不怕苦,也不怕累,他说自己最担心的就是生活没有奔头。当地政府为老蒋的小儿子找了一份临时工作,每个月家中能多一千多元的进项。老蒋说,这个“***”好!在“病根”上解决了自己的困难,他说一家人只要齐心,好日子总会到来!
“孩子的治疗费成了家里最大的支出,也是我最大的压力”“找准了病症,就可以对症下药了。”18日,蒋庄村党支部书记蒋召占告诉记者,村里的蒋召海一家5口人就是典型的***对象。来到蒋召海家中,刚走进庭院就能看到一摞摞堆成小山的草编绳,蒋召海的妻子谢凤英正在将堆成小山的草编绳铺在地上晾晒。蒋召海说,平常老伴和儿媳妇在家空闲时,就编些草编绳来维持家用。
蒋召海告诉记者,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患有胃癌,曾做过切除手术,二儿子患有癫痫病,二儿媳孙海玉智障,这也让这个家变得越来越贫困。曾经家里虽有土地但却缺乏劳动力,两个孩子高昂的医疗费用、家里的大小支出,让一家人的生活苦不堪言。但是,不曾认命且勤劳肯干的他,支撑着这个家一步步艰难地前行。“那样的收入也仅仅能够维持家用。随着两个孩子慢慢长大,他们的治疗费用就成了家里最大的支出,也是我最大的压力。”蒋召海说,现如今在扶贫干部和村里的帮助下,村里村民集体募捐,用于救助两人疾病并办理低保救助。此外,蒋召海家里现有的5亩地也由村里机收、机种,保证一家人粮食供给。同时,村里小巷修路、排水沟维修、水费等集资也得以全部减免。
蒋召海告诉记者,小儿子蒋小本因劳动能力受限,出门打工又没有技术,所以几乎没有工厂愿意雇用他。蒋召占了解到情况后,把二儿子蒋小本介绍在本村建筑队务工,在建筑工地上干些简单的体力活,每天收入50余元,一月干二十几天的活,一个月省吃俭用能存下近千元。不仅如此,村里还免费帮他家翻盖了卫生间,并专门申请资金用于院落铺垫、大门维修,又购买了太阳能。逐渐的,蒋召海的家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均纯收入也达到了1600元,贫困户的“帽子”即将摘掉。
吃低保、享医保,全方位救助贫困家庭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蒋召海家中时,二儿媳孙海玉在西屋里做草编绳。屋外寒风瑟瑟,屋内也凉风嗖嗖,尽管戴着手套,但仍抵挡不了寒风的侵袭,双手冰凉。由于长期劳累,孙海玉的手上结满了厚茧,甚至有些皲裂。谢凤英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已年过六旬,劳动能力下降,平时只能做些简单的农活,赚些零钱,贴补家用。
“大儿子今年46岁,由于曾身患重病,只能做些简单的零活。前几年,村里干部给大儿子介绍了一个看排灌站的活,很轻松,不用出大力。一年给1000元钱。”蒋召海说,或许对于常人来说,1000元钱不足以解决家中的经济困难,但对于蒋召海一家来说,这1000元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除了依靠自身微薄的能力赚些钱,国家的各项补贴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中的经济状况,“现在大儿子享低保补贴,一个月162块钱,我们老两口每人都享受国家社会养老保险,每人每月85元,而且都享城乡医疗保险,每人每年140元。”鱼台谷亭街道蒋庄村党支部书记蒋召占告诉记者,现在村里正为二儿媳办理残疾证,申请残疾补助,同时为一家5口人申请低保救助。
新闻推荐
省食药局公布6批次不合格食品名单 济宁鲁王饺子粉呕吐毒素超标
■本报记者盖鸣霆日前,山东省食药局对山东省流通市场部分食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抽检范围涉及肉及肉制品、薯类及膨化食品、粮食及粮食制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结果显示不合...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