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柳编情 手艺盼传承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李朕葳刘伟栋通讯员乔志宇摄影报道“再过几天就要搬新家了,到时候我还要建一个柳编工作室,这门手艺可不能丢。”说起要搬新家,老朱难掩内心的激动。朱帮亮是鱼台县王鲁镇陈堂村的一位柳编老手艺传承者,几十年来,他一直孜孜不倦的坚持柳编,每年能有2万元的收益,这让他很知足。但采访中记者发现,随着社会发展,这些传统的民间手艺正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并且面临失传。刚见到老朱时,他正在工作了几十年的地窖里编柳筐,一个小马扎、一堆干净整齐的柳条、几副模具、一捆特殊的绳子……这些都是陪伴老朱多年的“老伙计”了。见到记者一行人过来,老朱从地窖里走出来,笑着说:“地窖里比较潮湿还有些异味,一般人进去都待不了多大会儿。”据老朱介绍,柳编在制作过程中对环境要求特别高,在这里面编,阳光照射不到,既保温又保湿,只有这样柳条才柔软不容易断,才能保证成品的质量。柳编工艺看似简单,前期准备却很复杂:割柳条、去皮、放在水里泡、晾干、穿线……拿最常见的箢子来说,做一个成品箢子需要近十道工序,如果每天12个小时不停地做,一天也仅仅能做4个。如果想做大号的,一天还做不了两个,而每个箢子的收购价格在50元左右。
“现在没有年轻人做这个了,坐在小板凳上编一天,太磨性子,他们觉得没意思,这门手艺面临着脱节和失传。”老朱告诉记者,他从十几岁就开始跟着师傅学这门手艺,过去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编柳筐,靠这门手艺吃饭,以前非常“吃香”,但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铁簸箕、塑料制品等也慢慢取代了柳编产品。另外,由于这门手艺挣钱少,又比较累,一些年轻人渐渐放弃这门手艺,大多都外出打工了。整个村子仅剩下三户人家还在编柳筐。“其实用柳编做出的这些东西很耐用,也很好看,希望祖传的这门手艺永远不会走到尽头。”老朱感慨道。
老朱在地窖里编柳筐把枯燥的工作变成兴趣,需要对这门手艺深深地爱。
原始的工具、繁琐的过程,做“箢子”靠的是耐心。
这个“模子”由梧桐木制成,是老朱的传家宝。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近日,鱼台县实验小学利用期末考试前的“黄金时间段”,组织全校语文、数学、英语教师进行“精准家访”,用真情真爱和家长交流沟通,充分征求家长对教...
鱼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鱼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