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刀具下厨做“主妇”身穿行头上台当“明星”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相启申通讯员赵磊田勇
有这样一个艺术团,团员大多都是企事业单位60岁以上的退体职工,她们早上练健身球,晚上练舞蹈,每逢县里的重要活动,还担当节庆活动的“主角”。这些年,她们不仅收获了健康,还为全县人们送上了“文化大餐”,带动了街坊邻里“健身热潮”……这就是鱼台县“孝贤故里艺术团”。
11名队员每人出资100元
“我们艺术团最开始叫‘火凤凰艺术团\’。当初起名时有两层喻义,一是‘凤凰涅槃\’,象征我们国家经过磨难,通过改革开放使全国人民过上了好日子;二是我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人,含辛茹苦地将女子拉扯大,退休后希望过上人生的‘第二个春天\’。”鱼台县孝贤故里艺术团卞学美如此讲道。
卞学美原是鱼台县原经委的一位退休干部,2002年患上了脑血栓,经过手术治疗后,在康复阶段,她经常到离家不远的小广场参加文体活动,身边聚集了十多位志同道合的老年姐妹。2005年5月,大病还没全愈的卞学美,将大家集合在一起,宣布了一个惊人的决定:成立“火凤凰艺术团”,自任团长,还建议每人出资100元,订做了13件旗袍,由此她们走上了业余演出的道路。“2008年,县里举办‘首届中国(鱼台)孝贤文化节\’,‘火凤凰艺术团\’也随之改为‘孝贤故里艺术团\’。”卞学美讲道。
艺术团成立后,既无资金,也无场地,更没有演出服装和道具。更为主要的是当时群众思想较为保守,说闲话的不在少数。当时,卞学美制定了以“自我娱乐为主,全力服务社会”的办团宗旨,为克服经费短缺的问题,她不顾年老多病,带着副团长跑单位,下企业,说好话,陪笑脸,拉赞助。几年下来,陆续筹集了4万多元,购置了全套音响、打击乐器、电子琴等。随后又通过给商家打广告、搞店庆,进行专场演出,积攒了3万多元,给队员们置办了24种不同样式,230余件彩装,配齐了道具、腰鼓、彩扇、健身球等文化活动必须品。同时,艺术团与县人社局协商,组建了退休职工活动中心,并把办公室搬到了全民健身广场,既能办公,又能进行文化活动,终结了“八年换了七个活动地点”的历史。
编排节目56个自制道具10余种
“歌声悠扬,鼓点欢庆,动作整齐,节奏明快。”晚上七点,记者跟随卞学美来到全民健身广场,60多位身穿鲜艳的演出服装,手拿扇子的老年队员正在排练。“这是盅盘舞之一的丰收乐,别看只有简单的几个动作,我们可是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编排好的!”舞蹈队员张衍秀边练边说,“团里大大小小的20多个舞蹈大部分都是团里自编自导的,队员们各自发挥特长,有辅导秧歌的、腰鼓的,也有辅导健身球的,可热闹着呢!”
卞学美不但自编、自导、自演节目,还发动队员自制道具。近年来,她先后制作了格格帽、花草帽、大烟袋、花弓等十几种道具,在演出过程中受到群众的喜爱。特别是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莲花落的研发,更是倾注了卞学美的大量心血。“莲花落只是听说过,谁也没见过,更不知道如何用。在翻阅了大量资料后,由11名骨干队员组成技术小组,用了整整五天的时间,经过数十次的实验,终于研造出了40根美丽标准的莲花落,解决了大方队活动的难题。”张衍秀由衷地赞叹道。
演出80余场多个节目获奖
经过几年的发展,孝贤故里艺术团由单一的小舞蹈团体,发展成为综合性的艺术团体。不仅设有舞蹈队、腰鼓队、秧歌队、健身球队和演唱队,还有成熟的节目56个,可连续演出三台节目不重样。目前,艺术团已参加市组织的大型公益文化活动7场,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0余次,组织各类演出活动80余场,为全县30余万群众送去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副团长杨萍告诉记者,“孝贤故里艺术团”除参加县里的重大节庆活动外,还组织参加市里举办的比赛活动。2006年11月,在全市首届中老年舞蹈大赛中,获得二、三等奖各2个;2008年12月,在全市首届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得一二等奖各一个;今年5月份,在全市中老年运动会秧歌大赛中获得铜奖,并在县内举办的各类比赛活动中获得优秀奖。卞学美也收获了自己的喜悦,先后被授予银牌编导、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她编排的《盅盘舞》、《十送红军》、《草原卓玛》等13个舞蹈都在县市级比赛中获得大奖;自编成套的《孝贤腰鼓》、《红梅腰鼓》等受到观众的好评。
“说孝贤,道孝贤,鱼台有个‘孝贤故里艺术团\’;能唱歌,善跳舞,队员个个都是大师级的文艺高手……”采访结束时,一位市民即兴地唱道。
▲活动现场
新闻推荐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万德龙通讯员赵磊姜潘峰春节期间,记者走进鱼台县李阁镇房庄村,只见曾经泥泞的大街小巷变成了四通八达、宽敞干净的水泥路...
鱼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鱼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