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形成“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 汶上文明实践“点对点”

农村大众报 2020-06-10 14:48 大字

农村大众报汶上讯(记者张超通讯员胡克潜)“今天在家门口听了一场梆子戏,过瘾!”5月29日,在汶上县郭楼镇蔚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李永军从家里搬来小马扎,在戏台前一坐就是一上午。当天,郭楼镇另外三个村(社区)还有三场不同的活动:郭楼村的书画进万家活动、林黄村的捡垃圾促环保助力防疫消杀志愿服务、美和佳苑社区的移风易俗宣讲。

“这些活动都是按照每个村群众的诉求,由我们分中心发起的。”郭楼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主任田文文表示,活动是“点对点”组织的。

郭楼镇古城村的刘聚田,老伴儿体弱多病,他一直盼着能有人上门给老伴看病。“健康义诊服务队进村,不光给老伴儿看了病,还给我讲了注意事项。”刘聚田说。

“过去组织一场活动费了大工夫不说,效果也不佳,群众更不买账。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做实做深,我们发现对群众的需求不够了解。”汶上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卫国坦言,针对这一问题,汶上县搭建云平台,探索形成“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的服务模式。

张卫国口中的云平台全名叫“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是以济宁市、汶上县两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网”、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手机客户端(App)为前台展现,镇街分中心为基本枢纽,线上云平台和线下志愿服务为实施载体,从而实现线上线下并联互动、同频共振,推动群众需求与志愿服务的精准对接。

“这个平台的优势是对群众的需求一目了然,中心根据大家的需求提供‘私人订制’服务。”张卫国介绍,通过云平台“点单服务”,动动手指就将志愿服务“点”到了群众家门口。

记者了解到,为用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汶上县打造了数字化指挥中心,通过大数据中心平台可准确定位到1处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5处镇街分中心、110处村(社区)文明实践站的位置,分析供求关系,强化细节管理。

同时,依托村(社区)、镇街、县直部门单位、社会志愿者团体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架构,确定组织各方人员在活动中的职责。“现在镇上有专人对接,我们主要负责组织环节,虽然活动比以前多了,但是并没有感觉很累。”田文文笑着说。

截至目前,汶上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已注册志愿者3229人、志愿团队92个、服务活动23次、点单服务67次。

新闻推荐

重建班子、整治环境、谋划路子,软弱涣散村漂亮转身 “锦鲤”游来致富路

□本报记者王浩奇5月17日,汶上县次邱镇闫高庄村新建的观赏鱼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将首批500万尾观赏鱼苗小心翼翼地放进...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