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班子、整治环境、谋划路子,软弱涣散村漂亮转身 “锦鲤”游来致富路

大众日报 2020-06-07 09:49 大字

□ 本报记者 王浩奇

5月17日,汶上县次邱镇闫高庄村新建的观赏鱼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将首批500万尾观赏鱼苗小心翼翼地放进鱼塘。紧接着,将豆浆、鸡蛋黄、开口料作为“奶粉”洒到水面上,大正、昭和、蝴蝶鲤、黑鹦鹉等品种的鱼儿迅速簇拥过来啄食吃,好不热闹。“这种鱼叫蝴蝶鲤,养大后一条就能卖2000多元。”闫高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刘劲龙说,这些鱼虽然价格不低,但是并不愁销路。

一个软弱涣散村如何能操办起养殖“锦鲤”的产业?这要从去年6月省派汶上县次邱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进驻说起。闫高庄村共175户758人,村两委常年租用着一处农家院,原村党支部书记长期生病卧床,无法胜任职务,村子面临着无产业、无人才、无办公场所的“三无”局面,集体经济收入为零。老书记因病无法开展工作,其余村干部里又一时没有合适人选,去年11月,服务队队员、汶上县水务局干部刘恩勇在党组织和服务队的推荐下,担任起了村党支部书记。

“像闫高庄这样的村要想摘帽,必须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村两委班子。”新的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首先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并完善“三会一课”制度,通过支部书记讲党课、与支委成员谈心等活动,让大家谈想法、提意见,红脸出汗,扔掉个人“小算盘”。村两委同时吸纳有生力量,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预备党员1名,并成立村居环境整治党员突击队,组织全村党员干部及村民志愿者32人开展为期一周的村居环境大整治。

为解决群众关切的问题,闫高庄村两委协调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2万余元,对村主干道两侧1000余米下水道及自来水管网进行改造,解决了污水处理和饮水安全的问题。对接帮扶项目资金63万元,对村内4186平方米的路面加宽,对9576平方米的路面铺设沥青,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事情也并非一帆风顺。春节前,村两委计划在村里新建党群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好不容易选好了地方,却被一处常年无人居住的“破屋烂墙”绊住了脚。虽然村里答应给予房主一定补助并为其换址新建,可对方说什么也不同意,天天拿着铁锨去老院里“整地”。在村干部轮流做工作后,对方吐了口:“换地方新建也行,必须要铺上地板砖、盖上洗澡间,厨房由一间变两间。”面对村民超过合理诉求的“条件”,村干部只能一遍一遍对房主做工作,讲明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对全村人的意义,最终获得房主的认可,在协议书上摁了手印。

修路建广场,让闫高庄村面貌一新,但村民致富手段的匮乏,才是真正让村两委头疼的事儿。为了带领闫高庄村乡亲们走出“一麦一棒”的传统模式,村两委班子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成功流转整合全村土地共1160亩,全部承包给种地大户,让村民领取流转费的同时不耽误打工挣钱。

土地流转后,更多村民从传统的农活中解放了出来,亟须找到新的致富手段。通过一次次的“头脑风暴”,村里致富能手刘劲龙养殖观赏鱼的案例得到大家一致认可。观赏鱼养殖产业利润高、市场前景好,是强村富民的好项目。赴外地学习考察后,闫高庄村成立了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方式,建起占地50多亩的观赏鱼基地,每年可孵化销售观赏鱼5000万尾,村集体能增收36万余元,带动本村社员收入16万元。目前,合作社正在策划打通电商销售渠道、引进外地鱼缸生产企业落户、推进观赏鱼展览观光体验等项目落地,打造鲁西南观赏鱼小镇。

新闻推荐

老人滞留路边 民警送其回家

近日,汶上交警大队六中队民警在辖区337省道巡逻时发现一老人独自停留在路边,民警便停车上前询问,得知老人今年已是90高龄,去...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