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都街道 用红色文化引领乡村文明

济宁日报 2019-09-03 10:09 大字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杨绍青)“在陈伯衡老爷爷的影响带动下,他的两个侄子陈允桐、陈允梅都参加了部队,先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这三位烈士都出自我们周村,老爷爷还是我们北大的高才生。”近日,在汶上县中都街道周村伯衡广场上,村支部书记陈军给前来参观的县工会工作人员讲解着。

中都街道为落实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协调多方,挖掘整理伯衡烈士事迹,在县烈士陵园建起陈伯衡烈士纪念碑,在汶上县党性教育展馆开设了陈伯衡烈士事迹陈列区,筹建了伯衡广场,重点打造伯衡烈士故乡周村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今,这些地方成了当地干部群众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该街道用红色文化引领,讲好烈士故事,传承烈士精神,实施家风村风促进工程,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走在了全县前列。

汶上县中都街道伯衡广场是该县首个以烈士命名的群众广场,广场占地4000平方米,主墙有伯衡事迹宣传彩绘。陈伯衡烈士1906年生于南周村,1935毕业于北平(京)大学,1937年10月,他投笔从戎,并先后与中共鲁西南工委和中共东平县委书记万里取得了联系。1938年2月,陈伯衡与鲁西南工委派来的共产党员刘星等人,一起在汶上申垓村(现属梁山县)附近的永安寺发动汶上永安寺武装起义,建立了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陈伯衡先后任挺进队长、东进梯队司令、六支队一团团长。1938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3月,在抗击日军的郑海战斗中英勇牺牲。牺牲后,中共鲁西区党委和115师师部,为其召开了万人追悼大会,指出:他的牺牲,对六支队一团乃至整个抗日战场,都是一个重大损失。

“宣传烈士事迹和革命精神,让我们的干部群众和下一代牢记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和革命精神,继续发扬革命先烈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促进村风家风建设,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汶上县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县人大代表朱世盛在伯衡事迹研讨会上发言说。

新闻推荐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汶上县第一实验小学徐梅《2011版新课标》中有这么一段话:学生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