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技能人才,应当关注农民工转型

农村大众报 2019-08-30 14:03 大字

我曾经采访过一位汶上籍的农民工。这位农民工是个年轻人,小时候他家里很穷,中学毕业后就跟着村里人一起去干建筑活儿。在工地,他从干粗活的小工,成长为提刀垒墙的砌工。干砌工,他不像其他人一样习惯于机械重复工序,他爱琢磨,还买来专业的书籍学习。歇了工,别人去逛街喝酒,他在工棚里看书,在工地练习。几年下来,他练了一手绝活,砌墙落砖又快又准。靠这手绝活,他在各级技能大赛中接连夺冠,不但享受了政府津贴,还成了各大建筑公司抢手的人才。应当说,像这样的农民工,还有很多。

伴随改革开放涌现出的农民工潮,在几十年里形成的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在这些离家外出的农民中,有多少人逐渐成长为熟练的技术工人,甚至靠技能在各类大赛中熠熠闪光,靠创新在某个企业砥柱中流。这个数字虽然缺乏权威统计,却不容忽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的数量仍在增加。2018年,农民工总量为28836万人,比上年增加184万人。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虽然略有下降,但仍占到了49.1%,仍然呈现出一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但这些人中,成长为技能人才的空间还是狭窄的。

所以,尽管有着庞大的农民工基数,技能院校招生难、技能人才招工难也客观存在。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显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近千万人。有专家曾表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占比为40%,德国则高达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

工人多,技能人才却少。有媒体调查分析显示,包括社会观念、就业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了这样的尴尬。所谓社会观念,大概指人们对技能人才的职业评价不高。这其中固然有观念传统保守的原因。在农村,不少人仍然觉得只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没大出息”。比如,厨师至今还常被人被称作“卖胳膊的”。但更重要的是,以前技能人才的收入不高。要成为技能人才,需要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有效实践技能。要成才,有成本,但收益偏低,自然不会得到看重。

现在则不一样。2017年,山东做了一项在全国具有开创性的工作——首次发布了部分技能岗位工资基准价位。通过历时3个月,对全省18个行业门类5543户企业、118万名职工2016年度薪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山东发布了2016年50个技能岗位工资基准价位,其中,大多数技能岗位工资基准价位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另外,山东还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全省技术工人待遇的通知》,提出要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这是山东针对技术工人待遇方面出台的第一个系统性政策文件。

在现实中,技能人才的收入可能更高。如今,在县城打工的农民都知道,干小工卖力气,和懂技术的人相比,收入就有明显的差距。正是在高收入的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有了自我提升的热情。

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也显示,农民工群体整体呈现出年轻化趋势。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占全国农民工总量的51.5%。此外,无论是外出农民工,还是在本地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比均有所提高。

所受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为农民工的发展提供更高的起点。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学习新知识的速度更快。当然,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年轻化、学历高的农民工获取信息的环境也更为便捷。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达2.22亿人。

应当认识到,离开土地的农民,并没有改变勤劳、专注的品格,其中很多人,尽管背负各种生活压力,但仍富于创新、钻研精神。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有优质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资源“注入”,结果必然不同。

农村大众报记者段新勇

新闻推荐

农产品路上运出去 钞票顺着涌进来 铺上水泥路 日子越过越滋润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魏玉季“俺门口的水泥路修好了,走起来舒服多了”、“以后村里逢年过节串门走亲戚,不会再发生堵车了”...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