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让爱继续传承” 道德模范范同学带孙女签订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表

烟台日报 2019-07-19 09:01 大字

范妮签下捐献登记表。“我是爷爷捡回来的,爷爷的恩德我无以回报。我决定捐献我的遗体和角膜,将这种博爱精神传承下去。”7月15日,福山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来到范同学家里,范同学的孙女范妮在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表上,郑重签字。

范妮是不幸的,却也是幸运的。1984年正月初十,范同学与同事出差路过汶上县十六村路口,在雪窝里发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小女孩。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孤儿,他毅然将这个可怜的小生命抱回了家,并取名范妮,从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爷孙情。

1996年6月13日,十三岁的范妮突然头疼难忍,紧急送医后被确诊为脑部肿瘤。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戳痛了范同学的心。范同学没有想过范妮会给这个家带来负担,他心里挂念的始终是范妮的病:“从小被父母遗弃,又得了重病,孩子实在太苦了。”

治疗中,范同学花掉了家里仅有的2万多元钱后,才让范妮保住了性命。然而,没想到的是,厄运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女孩身上。2004年4月,范妮的脑瘤复发,做了第二次手术。同年11月,范妮又被查出肝硬化静脉曲张,血管破裂引起胃和食道出血,又到医院做了第三次手术……

反反复复的病痛不仅折磨着这个可怜的孩子,更折磨着范同学一家的生活,一笔笔的费用累加起来,经济重担可想而知。范同学告诉记者,自己退休的基本工资是3700多块钱,军队转业,每个月享受一笔财政补贴,加起来有5000多块钱。这笔钱他几乎不动,都存起来给范妮作治疗费。而为了贴补家用,年近八旬的范同学利用晚上的时间,在一家幼儿园帮忙,每个月能挣800块钱。

范同学无私的关爱不仅仅给了这个小女孩生命的可能,更给予了她家庭的温暖。从小由范同学拉扯大的范妮,对这个家更是充满了爱和感激,“我是个幸运的孩子,如果没有爷爷的照顾,可能早就冻死了。爷爷一直对我这么好,我也要坚强,治好病要好好地报答爷爷。”多年来,范妮和爷爷的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与帮助。爷爷2017年被评为“山东好人”、第六届烟台市道德模范。而如今范妮突患肝硬化,爷爷也是倾其所有为她治病,就在前不久范妮才刚刚出院,可惜肝硬化已经到了晚期,她的生命随时面临着危险,就在此时,范妮做了一个决定,捐献自己的遗体和角膜去回馈社会,传播正能量。

7月15日,今年36岁的范妮在爷爷范同学的陪同下早早的来到了福山区红十字会办公室,想要签订遗体(角膜)捐献登记表。因登记时范妮没有携带身份证,福山区红十字会考虑到祖孙二人身体状况,决定上门服务,并送去1000元慰问金。

大爱无声,诠释生命的真谛。范同学一家,就这样默默地诠释着文明的温度、道德的厚度和精神的高度。YMG记者杨春娜通讯员王真真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三十一年俯首甘做孺子牛 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汶上县苑庄镇演马村党支部书记荣先祥

本报记者王粲任职以来,他以为民谋福祉为己任,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特别是2008年以来...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