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年俯首甘做孺子牛 记省优秀党务工作者、汶上县苑庄镇演马村党支部书记荣先祥

济宁日报 2019-07-18 10:28 大字

本报记者 王粲

任职以来,他以为民谋福祉为己任,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艰苦创业、不断进取。特别是2008年以来,在自己身患癌症、妻子瘫痪不能自理、85岁母亲摔腿卧床需要照料的巨大身心压力下,他仍坚守岗位,殚心竭虑为村民办实事,把一个昔日的“乱子窝”打造成了一个连续31年无信访的太平村、文明村、富裕村、放心村。他就是汶上县苑庄镇演马村党支部书记荣先祥。

责任担当心里装 落后村子变榜样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位村级父母官,荣先祥时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上任以来,他始终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主动从群众最盼、最愿、最急、最难的事情做起。

搞排房建设是村民最关心盼望的事。但在实施过程中,最难的是村民选地段,谁不想要个街面房,谁不想占个中心地段呢。荣先祥四叔的房子不符合排房规划,但是依然放出风去说就得要给个好位置,不然大侄荣先祥这个支书管啥用啊。然而荣先祥却第一个强制拆除了四叔强占的地基建筑物,打消了村民疑虑,使村庄排房建设进展顺利推进。

荣先祥的举动,让全村人心和气顺,各项建设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先后完成了多项建设任务:户户安装了自来水;修建了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打井60眼,埋设地下输水管道5000余米,疏挖田间排水沟渠8000余米;建成了800余平方米文化广场,改建了村委大院、村卫生室;架高低压线路1万米,安装路灯100多盏;农村改厕300余户,成立专业养殖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加散养户合作模式,互惠互利,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万元,成为全镇最早走上致富路的生态文明示范村……这些演马村群众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东西,在他手里一个一个变成了现实。

“荣书记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从不徇私情。这样的村支书,我们即使只拿到一点基本工资,也都愿意跟着他干。”提起荣先祥,村班子成员由衷地称赞。

群众苦乐记心头 为民办事解难忧

多年来,为村民们办户口、申请低保、带五保户看病……经常能看到荣先祥为村民忙碌的身影,没有上下班的区别,没有工作日和休息日的概念。他每天为村里跑项目、争资金,但从未利用职务之便,给自己谋福利。为贫困户申请救济,他从来不说自己的事,没有为自己向组织开过一次口,还总是带头捐款捐物,帮助村里兴修基础设施。

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身体有残疾的村民徐某,荣先祥掏出身上仅有的200元钱给了他,让他买点补品补补身子。其实,荣先祥家境不算富裕,患病至今,前后花费30多万元,每月光吃药一项就要2000多元。“其实他才是村里最困难、最需要救助的人,自己连治病都没有钱了,还给村里困难户送钱去,是大家值得学习的榜样。”提起荣先祥,管区书记林海总是特别感慨。

在西演马村的村务公开栏上,有关低保、小麦直补以及村里日常花费情况都在上面详细公开。“让群众知道钱从何处来,钱向何处去,心底无私,才做得到公平公正公开公道,群众才会信任你,干部才有号召力。”荣先祥说。这些来,村里账目,张榜公布;村里的工程、集体资产出租、转让等都公开竞标。正是因为有了荣先祥这样的好书记,他任职村支书30年,村民“零上访”,群众满意率100%,计划生育持续保持“五个好”。

公仆本色不生锈 无悔甘当孺子牛

2008年,荣先祥被查出患有十二指肠癌,而且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胃,幸运的是,由于及早发现并做了十二指肠和三分之一的胃切除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医生嘱咐他要好好休息,但治疗不满一个月,身体还没康复,他就为村里忙开了。

“患病十多年来,荣书记身上先后做过两次大手术,得过一次脑埂塞,不知多少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即使这样,他几乎从没耽误过村里的工作,而且都是高质高量完成任务。”村文书荣维元说。

31年来,荣先祥从风华正茂的小伙子成为年过六旬的老人,但他对党的信念始终不曾改变,他执著奉献的精神始终不曾改变,他舍小家为大家的秉性始终不曾改变。他不辞辛苦、毫无怨言、日复一日地为村里和村民的事奔忙着,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党员的使命。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