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活”了农业“富”了农民

济宁日报 2019-07-08 10:20 大字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李秀明)康驿镇积极推广集体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创新实施土地入股和土地租赁等灵活多样的土地流转形式,加快土地产业化、规模化集中经营。也让农民实现了“土地租金+工资收入”。镇农业部门对生产过程加强监督,规范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确保农药、化肥使用科学,保证粮食安全。”康驿镇镇长郭秋菊说。该镇东唐村贫困户吴万芳1亩地流转给村里种树大户,收入租金800元,为村里的种树大户“打工”,每天收入60元左右,加上低保金2996.4元、孝善扶贫400元、困难残疾人救助1020元、扶贫项目分红500元,吴万芳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2016年吴万芳成功脱贫。

截至目前,该镇规模化种植的种粮大户170余户,成立合作社112家,全部土地流转4万多亩,实现了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双重效益。

新闻推荐

线上咨询线下办理 服务到群众心坎里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李瑞宁孔德双“快放暑假了,孩子们的暑期安全牵动着无数家长的心,志愿者们这时候在家门口给我们上的这...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