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理发13年,传承助人为乐好家风 他们是60位老人的“天使理发师”

济宁晚报 2018-07-30 22:56 大字

本报记者 盖鸣霆 通讯员 吕延礼 郭瑞宁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儿不难,可难的是能够把好事儿一直做下去。而在汶上县刘楼镇就有一位好心人,自从2005年为敬老院老人们义务理发以来,至今已有13个年头。13年里,每个月大家伙都能在敬老院里看到她为老人们理发忙碌的身影。她就是被敬老院的60位老人们亲切地称为“天使理发师”的臧春玲。

臧春玲是刘楼镇孔庄村的一位普通农民。1995年她在刘楼镇驻地开了间大约10平米的理发店。虽然店面不大,可是由于服务热情、收费合理,臧春玲的小店吸引了不少顾客,生意一直很红火。2005年的一天,镇敬老院的院长徐相荣到她那儿理发,臧春玲无意间问起敬老院的老人怎么理发。得知老人们身体不便、理发困难后,臧春玲当场表示每月去敬老院免费为老人们理发。从那以后,她一干就是13年,从来没有间断。

扔下自己店的生意不做,去敬老院免费给老人理发,臧春玲身边的亲戚朋友非常不理解,甚至她的丈夫和儿子也一度提出异议。臧春玲耐心地给他们解释:“谁没有老的一天,人不能光为了自己活,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才能使我们活的更有意义。”从此以后,家人不再反对,而为60多名老人理发,也成为臧春玲每月的必修课。

13年风风雨雨,13年坚持不懈,臧春玲把助人为乐当成自己的家风,而且她决心要把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有时去敬老院理发时带着儿子郭金帅,让小金帅现场体会感受孝敬老人、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在店里也不忘言传身教,教导儿子明是非,懂道理。有一次吴堂村的吴德合老人到店里理发,臧春玲在拉家常时得知吴德合是无儿无女的贫困户,就给老人家“免单”了,这让吴德合老人感动不已。“理发的5元钱够买2袋盐,他能吃上一阵子,帮不上大忙,这点小忙还是可以帮的。”后来,郭金帅到技校学习理发技艺,接替妈妈管理理发店,把到敬老院为老人们理发的接力棒也接了过来。

新闻推荐

汶上53套人才公寓即将投入使用

为加快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汶上县创新创业,汶上县规划建设的53套高品质人才公寓即将投入使用,专门为来该县企业工作且签约5年...

汶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汶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