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柔弱女子独自撑起一个家

大众日报 2016-04-25 12:19 大字

□本报记者赵琳

都说女人是半边天,然而汶上县军屯乡解家庄村55岁的张爱华,却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了家庭的一片天。人到中年,她先后遭遇丈夫生活不能自理、公婆瘫痪在床,在最艰难的时刻,她独自一人照顾三个病人,教养两个孩子。

上世纪80年代初,刚刚结婚的张爱华丈夫是民办教师,家里有公婆相帮,先后育有两个孩子,一家老少6口人过得其乐融融。丈夫一直有腰疼的毛病,就在36岁那年,腰疼的病越来越严重,最终失去了劳动能力和自理能力,每个月的药费就得2000多元。

“那时,最大的孩子10岁,最小的孩子只有3岁。我夜里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可醒来脸上挂着泪,还是得过日子不是?”张爱华说,夫妻能走到一起就是缘分,丈夫以前为了这个家拼尽全力,而今身体有病,生活不能自理,不能再让他有更多包袱了。

由于腰椎、颈椎压迫神经,丈夫的手脚不灵活,张爱华一日三餐都喂他吃饭,每隔三个多小时就按摩一次。照顾丈夫的同时,张爱华还要抽时间为两个孩子洗衣做饭。

十年的时间转瞬而过,孩子们渐渐长大懂事了,眼看着负担减轻了不少。没想到,2010年春天,张爱华年事已高的公婆相继瘫痪在床。两个屋里的三张床,一个屋里躺着公公、婆婆,另一个屋里躺着丈夫,张爱华每天顾了这屋忙那屋,好像总也忙不完。她哭了一次又一次,可眼泪流过以后,她又没埋怨一句。

每天,张爱华都要给公婆擦身、洗脸、洗脚、喂饭,还要从床上抱上抱下,帮忙上厕所。“刚开始有些吃力,时间久了臂力也锻炼出来了,慢慢就习惯了。伺候一个人是伺候,伺候三个人也是伺候。他们都是我最亲的人,再苦再累,也得照顾好。”

除了照顾病人,张爱华努力增加家庭收入,靠种的5亩地维持生计。她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去地里干活,等家人睡醒了,再回家做饭。自己随便吃上几口,又匆匆赶到地里。“自己干活不打紧,最怕秋收时,村里家家户户都是一大家子齐忙活,只有我家是我一个人。”张爱华记得,有一年秋收时,拖拉机特别少,玉米掰完后都得用地排车运回家去,她在前头拉着地排车,孩子在后面推。拉不动时,就停下歇一会,就这样走走停停,张爱华硬是把五亩地的玉米都拉回了家。

时间是无声的记录仪,记录了张爱华对家人的爱,也记录了她的诸多辛酸。“现在孩子大了,我只希望丈夫、公公和婆婆能活下去。只要他们能活下去,我就能坚持下去,我们还是完整的一家人。”

新闻推荐

常委进村“会诊”县乡联合研判

□记者王浩奇通讯员刘长春报道本报汶上讯高胡同村新党支部书记高中文上任后要伐树建广场。听说自家的树要被清掉,村民高守梁(化名)跳进挖了一半的树坑,死死抱住了挖掘机头。...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