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军屯乡的新变化

济宁晚报 2013-08-07 07:59 大字

■本报记者张彦彦

道路宽敞洁净,村前屋后路路硬化,一车车垃圾运往军戚公路垃圾中转站,核桃、蔬菜、瓜果丰收时节收购车遍布田间地头,夜幕降临,农家书屋坐满村民,休闲广场扭起了秧歌……自全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开展以来,汶上县军屯乡启动实施了11个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点,完成道路硬化42.3公里、安装路灯1100盏、栽植绿化树木8000余株、拆除违章建筑167处,建设垃圾转运站1处,休闲广场5处。改善了村民宜居、怡乐环境,提升了百姓福祉。

一个故事

军屯乡王庄村傍山依水风景秀丽,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世代居住的村民:村内道路晴天是坑,雨天是洼,村庄泥泞的道路给王庄村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就在去年,王庄村村委抓住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契机掀起了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潮。几个月间,村庄路越修越好,越修越长,修路计划指标一再突破,但就在道路硬化工程即将竣工之时,工程款不足了。看到此,村支书杨大欣毅然取出自己存折上的6000元钱投入到工程当中。

就在村民们听说工程款告急村支书捐资修路时,王庄村沸腾了。村民杨长运说:“把公路硬化好了,出行方便,是为我们百姓造福啊,我们也要尽一份力,我拿出去年打工的3万元钱修路。”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他的带动下,村委大院内掀起了捐款的热潮。“杨常法10000元,杨大方3000元,杨大会10000元,杨大芝5000元,武如营600元……”这时,村民杨光勺、杨大庆等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各自拿出200元钱交到村委。村支书杨大欣落泪了,这是几户低保户家庭,生活特别困难,大多是孤寡老人,杨大欣说什么也不肯要大家的钱,可还是拗不过他们的坚持:“修路是全村的事,我们再困难也要为自己的村尽一份力。”涓涓溪流汇清泉,就这样短短的几个小时,王庄村村民就捐资10多万元,共同为道路的铺平凝聚了力量。

一份感悟

“原来村里垃圾乱堆、乱倒,夏天臭味熏天,让人心里很不痛快。现在村里都安置了垃圾桶,乡里也建了垃圾中转站,保洁员按时清理、定期转运,再也不用担心踩上垃圾了,村里环境美了,村民心也敞亮了。”戚姬村村民郭丽萍看着一天天变化的村庄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以前孩子做完作业就闷在家里打牌,现在都跑到农家书屋看书去了。傍晚老人们都去休闲广场扭秧歌,村里环境好了,风气也好了。”南陶村村民孟祥芹高兴地说。“原来一到核桃、绿色蔬菜丰收的季节车都进不来,产品也运不出去,现在瓜果刚熟,收购的车就排起了长队。”紫薯种植大户郭建忠道出了自己的感受。

一条条蜿蜒的乡村路延伸着农民的梦想,也承载着他们致富的希望。

新闻推荐

加强服务管理发挥委员作用

许立全来济宁市调研马平昌赵树国陪同本报济宁8月23日讯(记者王粲)8月22日至23日,省政协副主席许立全一行来济宁市,就组织政协委员开展活动情况进...

汶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汶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军屯乡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