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借力东风谋大略

济宁晚报 2012-09-07 08:18 大字

本报记者郭永本报通讯员吴秋艳

一条条泥巴小路拓宽硬化,一桩桩信访案件冰融化解,一个个集体空壳注入活力,一位位村干部成长为“当家人”……汶上县把后进村治理转化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派驻精兵强将,因村施策,使后进村鼓起了发展“后劲”。

四位一体齐力助推

今年,汶上县委组织部开展“走百村进千家,万名党员群众大走访”活动,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部分村不容乐观的现状凸显:班子软弱涣散、信访矛盾突出、经济发展落后、村容村貌脏乱差……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后进村发展的软肋。

在对全县493个村庄排查后,汶上县梳理倒排出50个相对后进的村庄,依托“大规模驻村入户、面对面谈心交流”活动,明确每个后进村都有一名乡镇党政班子成员包保,同时实行“县直部门包、第一书记领、后备干部驻、政法干警联”四位一体工作机制,从50个县直强部门选调50名农村工作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科级领导干部担任“第一书记”,50名年轻后备干部担任驻村队员,从政法部门选调了50名政法干警,组成“兄弟连”,分别进驻到50个后进村中,打响后进村转化“攻坚战”。

强化班子化解矛盾

战鼓擂响,驻村干部通过入户走访、座谈研讨、发放联系卡、设立意见箱等方式,畅通渠道,收集资料,集思广益,细致耐心查找后进村的具体病因,初步制定了可行性解决方案。围绕村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等重点工作,后进村“第一书记”与乡镇党委签订了年度目标责任书,明确后进村在改进的时限内,做到有规范完善的工作制度,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子,稳定和谐的建设环境,村组织正常运转的经济来源。“建个好班子,改变烂摊子”,

成为后进村驻村干部的一致共识。杨店镇张保庄村村支书和村主任多年来在工作中“各唱各的调,各拉各的套”,“第一书记”姬广智充当“粘合剂”,让村支书和村主任尽释前嫌,携手共商兴村之路。白石镇崔河村有丰富的河沙资源,近年来因河沙承包款分配、社区建设等问题,造成村民频频上访,驻村工作组明晰问题症结后,协助村“两委”研究解决方案,暂缓社区建设,承包款全部分发到户,联合有关执法部门重拳出击,制止非法滥采河沙行为,全村上访局面得到根本扭转。

因村施策有的放矢

“先进的村庄皆相似,落后的村庄各不同”,汶上县后进村驻村工作组从解决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坚持一村一策、一事一策,逐个攻关、逐个破解,为群众办成了大批好事、实事。

康驿镇上岗村是汶上县典型的传统农业种植村,经济落后,村民致富无门,县规划局驻村工作组从农业结构调整入手,发展4处法桐种植示范点,栽植法桐60亩30余万棵,帮助村里建起“绿色银行”,全村村民可实现年增收50余万元;县供销联社驻房柳村工作组着眼解决空壳村发展困境,把该村纳入县供销联社探索开展土地全托管服务的试点,共托管土地1100余亩,村集体因此从中受益,年收入近3万元;县药监局工作组入住汶上镇林庄社区后,了解到村里红白事方面攀比讲排场,在指导村班子建立红白理事会的基础上,推行“殡葬改革”,实行丧事“一碗菜”制度,全村文明节俭办理红白事蔚然成风……

驻村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50个“沉闷”的后进村竞相变身活跃的“后劲村”,32个村班子先后调整理顺,83起矛盾纠纷化解,65个行路难、吃水难等实际问题解决、27个村集体收入有了起色,340户村民踏上致富之路……由乱而治,居若图强,汶上县的后进村正描绘出一幅绚丽的发展画卷。

新闻推荐

学雷锋常态化做好事成风尚 汶上万名志愿者活跃城乡

本报汶上讯(通讯员刘长春张伟光)3月2日上午,汶上县5000余“净化家园”义务劳动志愿者参加城乡清洁大整治活动,他们高举志愿服务队旗,走进城乡村...

汶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借力东风谋大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