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镇的盐田“捕虾客” 滨州日报/滨州网记者张丹丹王健

滨州日报 2021-09-24 00:53 大字

近日,在沾化区滨海镇渤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的“渔光一体”现代产业园养殖区内,捕虾工人正驾驶小船进行收虾劳作。捕满鲜虾的虾笼从塘里捞上来,一筐筐活蹦乱跳、晶莹剔透的盐田虾经过打氧、装网、上车,然后被运至各市场,最终将销往全国各地。

其实,进入8月份,滨海镇的盐田虾便迎来了丰收季。这些体格健硕、皮肤黝黑的“捕虾客”,大部分来自济宁市微山县,经介绍来到海滨镇从事捕虾工作。“这一两个月是一年中收获的关键期,这一个虾笼子每次能捕百十斤,虾长得肥,20只左右就一斤,可是稀罕货。”工人王开亮一边忙活着,一边向记者介绍起来。

从微山湖到鲁北小镇,收虾、捕虾也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本领,需要时间打磨和经验。“我们每天早上四五点钟开始下网捕虾,上午十点左右能休息一阵子,这是我们一天中最繁忙的时段。收获多的时候,一个工人一天能收近千斤,少的时候,一人也能收二三百斤。”正在收虾作业的王开亮说。

尽管皮肤晒得黝黑,居住条件简陋,但这些捕虾工人干劲满满。“忙过这阵子盐田虾的丰收季,我们这一季的工作也就算完成了。”51岁的杨全英说。她是王开亮的爱人,跟随丈夫来到滨海镇,平日里,主要负责给几位工友做饭,隔几天就去镇上购买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物品。

这养殖基地内的盐田虾,常年养育并不断上市,“一尾”盐田虾,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据介绍,滨海镇作为“中国渔盐之乡”,一直以来都注重渔业产业升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出“渔光一体”水产养殖模式,实现了蓝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而滨海镇“渔光一体”项目充分利用立体空间,融合光能、海水等要素,打通了水产养殖和光伏两个产业链的上下游。这种清洁、高效、低碳的创新模式,实现了虾、电、环保的互动多赢。

新闻推荐

微山县夏镇街道 统筹兼顾抓整改

本报微山讯(记者汤伟通讯员刘建华)在微山县委第二巡察组向夏镇街道党工委进行反馈后,夏镇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反馈问题及移交...

微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微山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