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严寒天气,请伸出您的援助之手 让流浪人员安全过暖冬

济宁晚报 2018-01-04 11:36 大字

本报讯“看,那儿有个人!”昨日下午3时50分,透过人群,巡逻至红星路与科苑路交叉口附近的市第一救助站工作人员,发现一位老年人和衣而卧的身影,蜷缩在街角……强降温天气,为确保在济宁市的流浪乞讨人员等救助对象安全过冬,民政部门工作人员街头巡逻更为忙碌。

“外面冷,去救助站吧?”面对工作人员劝导,老人起初并不领情。市第一救助站副站长乔伟耐心劝说,并告知老人,济宁市将迎来一场强降温天气,如果接受救助,站内免费提供食宿,还可以帮他找家。最终老人接受了救助。

据了解,老人来济宁近半个月,主要靠拾废品、沿街乞讨为生,晚上一般在火车站附近的旅社中居住。“一般超过60岁的老人,站内都会安排工作人员专门护送回家。”据乔伟介绍,老人接受救助后,救助站工作人员将尽快联系老人户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门,随即,安排专职人员护送老人回家。(苏茜茜 报道)

新闻1+1

市民政局集中调拨救灾物资

近日,市民政局向5个市级救灾物资县级代储单位集中调拨棉衣、棉被、服装等10大类共计2.7万余件救灾物资,大大提高了县级民政部门物资储备能力。

为确保自然灾害发生时,市级救灾物资能够第一时间调运至受灾县(市、区),2013年以来,市民政局参照国家救灾物资储备管理模式,按照“合理布局、利于管理、运输便利、调拨快捷”的原则,陆续确定了泗水县、微山县、梁山县等7个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市级救灾物资县级代储单位,负责代储和管理部分市级救灾物资。

(苏茜茜 报道)

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制度

自1月2日晚起,市第一救助站工作人员全员上岗、全体待命,继续严格落实24小时服务接待制度。

对求助电话和各种救助信息及时响应,迅速到达现场甄别救助。

加大街面主动巡查救助力度,在城区街面开展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救助流浪或露宿在外的人员。

对不愿入站接受救助的人员,发放了棉衣、棉被、棉鞋等御寒物品,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并每天到其活动地点跟踪查看情况,进行劝导。

对于流浪乞讨病人、精神病人,坚持“先救治再救助”原则,发现患病流浪乞讨人员,及时送定点医院救治。

市第一救助站配备了棉被、棉衣、棉鞋、方便面、饮用水等御寒救助物资,免费为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提供取暖、休息、饮食等临时性救助服务。

倡议

当您路遇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时,请及时拨打110或救助站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0537)2211940。同时向全市的志愿者团体、社会组织、环卫工人以及热心市民发出呼吁,希望大家热心关注流浪乞讨人员,伸出热情温暖的援助之手,及时提供求助信息。确保严寒天气下,流落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和帮助。

新闻推荐

泗水县供电公司:开展岗位竞聘,激发工作活力

本报讯近日,泗水县供电公司组织部分岗位竞聘选拔工作,向全员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顺利实施迈出坚实一步。按照公司党委统一部署,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部)精心编制方案,统筹规划实施流程,自12月7日起,历经宣...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